九龙壁|化合物-查字典
九龙壁简介
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九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壁长29.4m,高3.5m,厚0.45m,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九龙壁即建筑物大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俗称照墙、照壁。影壁是由“隐避”演变而成。门内为“隐”、门外为“避”,以后就惯称影壁。北京故宫九龙壁、大同九龙壁和北京北海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
形态
九龙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栱。壁面以云水为底纹,分饰蓝、绿两色,烘托出水天相连的磅礴气势。下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端庄凝重。壁上9龙以高浮雕手法制成,最高部位高出壁面20cm,形成很强的立体感。纵贯壁心的山崖奇石将9条蟠龙分隔于5个空间。
黄色正龙居中,前爪作环抱状,后爪分撅海水,龙身环曲,将火焰宝珠托于头下,瞠目张颔,威风凛然。左右两侧各有蓝白两龙,白为升龙,蓝为降龙。左侧两龙龙首相向;右侧两龙背道而弛,四龙各逐火焰宝珠,神动形移,似欲破壁而出。外侧双龙,一黄一紫,左端黄龙挺胸缩颈,上爪分张左右,下肢前突后伸;紫龙左爪下按,右爪上抬,龙尾前甩。
二龙动感十足,争夺之势活灵活现。右端黄龙弓身弩背,张驰有度,腾挪跳跃之体态刻划生动;紫龙昂首收腹,前爪击浪,风姿雄健。
三大九龙壁大同九龙壁
大同九龙壁被誉为“九龙壁之首”,在山西省大同市东大街路南,为明代太祖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它是我国规模最大、建造最早的九龙壁,比北京北海九龙壁约长一倍,建造时间早300年;比故宫九龙壁长1/3、早400年。该壁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由426块特制琉璃构件砌拼而成,分为须弥座、壁身和庑壁顶三部分。壁身为主体部分,上有九条巨龙腾飞于惊涛骇浪之中,又有奇山异石相通,画面构图独具匠心,富于想象力。面对王府大门正中的为正黄色主龙,这是惟帝王方可使用的颜色。龙身盘卷回旋,似正襟危坐,大概是王府主人的形象吧。正龙两侧依次相对排列着四组游龙,分别为淡黄、中黄、宝蓝和黄绿色,构图对称而形态各异。龙的造型雄壮有力,气势磅礴,为雕塑艺术中的杰作,这是北海和故宫两座九龙壁所不及的。壁前还设有映壁池,玉栏碧水,九龙壁倒映池中,龙影随波舞动,跃跃欲出,十分壮观。
北海九龙壁
北海九龙壁在北京北海公园的北岸澄观堂东北,面对太液池,遥望琼华岛,翠柏掩映,石径相通,优雅的环境和独有的建筑艺术,好似珠联壁合,使北海九龙壁极负盛名。它与大同和故宫九龙壁不同,是由彩色琉璃砖砌成的,南北两面各有蟠龙九条,戏珠于波涛云际之中,色彩明快,造型生动,是数百年来的精美建筑。这座九龙壁长25.5米,高6.9米,厚1.42米。从正脊、垂脊到简瓦、陇垂都饰有形态不同的龙,总数竞达635条之多,这在九龙壁中可谓首屈一指了。关于该壁的建筑年代,一说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明神宗的生母李艳纪所建,是大西天经厂门前的照壁;一说建于清初,为大圆镜智宝殿真谛门前的照壁。经厂和智宝殿都是皇室译经藏书之地,九龙壁是为了镇压火神防范火灾而建的。
故宫九龙壁
故宫九龙壁在故宫东路皇极殿皇极门前,是我国惟一与原建筑一起完好保存下来的九龙壁,建于清代乾隆三十七年。皇极殿是乾隆退位后颐养天年之地。传说乾隆十分喜爱北海九龙壁,遂在皇极门前仿建了一个,供装饰、欣赏之用。为了显示皇极殿的宏伟气势,故宫九龙壁的比例有了很大的改进,壁长29.4米,高3.5米,这样通过增加长度和减低高度来衬托广场的宽阔和宏伟。九龙壁上的九条龙的形象独具特色,与另两处九龙壁浑厚粗犷的风格不同,这里龙身纤细委婉、婀娜多姿,显得玲珑可爱。此外,九龙壁的须弥座为汉白玉雕琢而成,使九龙壁更加光彩照人,堪称我国古代琉璃工艺中的珍品。
富含寓意
阳数之中,九是极数,五则居中。“九五”之制为天子之尊的重要体现。整座影壁的设计,不仅将“九龙”分置于5个空间,壁顶正脊亦饰9龙,中央坐龙,两侧各4条行龙。两端戗脊异于其它庑殿顶,不饰走兽,以行龙直达檐角。檐下斗栱之间用九五45块龙纹垫栱板使整座建筑以不同方式蕴含多重九五之数。此外,九龙壁的壁面共用270个塑块,也是九五的倍数。为了不损坏龙的头面,分块极为讲究。只有悉心的设计,高超的技艺,才能达到如此精湛的效果。
门槛楹联
川岳献珍符,烟煴阐瑞;日星昭景贶,虬缦呈华。
——佚名题九龙壁东墙门
玉琯奏诚和,气调九寓;璿枢征广运,衡正三阶。
——佚名题九龙壁西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