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宰客门
基本解释
宛如连续剧,三亚的“宰客门”一波三折。从“3个菜近4000元”引起轩然大波到“零投诉”遭遇热议,再到宰客无法查实“恳请”当事人出面,并声言“对三亚恶意攻击的人,将依法追究责任”,公众的质疑,几从黑心商贩转到处理、应对不利的地方政府。
海南建国际旅游岛获得批复后,房地产业持续膨胀,旅游业却在降温。海南必须明确硬件开发服务于国际旅游岛的长期战略,而不是相反,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打造作为幌子,如A股的IPO一般借用概念圈钱了事。
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任何一件反常的市场行为,均可能迅速扩散而成为一个公共事件。海南三亚的“宰客门”事件即是如此。由此引发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远景达成更是争议如潮。
国务院于2009年12月31日对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的批复,是符合海南生态特征、区位优势以及国际旅游业发展趋势的。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在国务院于2009年12月31日正式批复海南国际旅游岛后,受离岛免税、博彩业开放等种种政策利好因素的刺激,海南的硬件开发速度可谓惊人——在随后的2010年第一季度,海南GDP即同比增长25.1%,位居全国第一,而这其中房地产业的贡献最大,占其时海南经济增长的1╱3左右。
而在其后的海南经济发展中,与房地产业持续膨胀的开发升温相比,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却在持续降温——2010年海南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为19.2%、19.6%,两者增速近乎相同。但在2011年上半年,海南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仅为8%,其增速仅占当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17%的一半不到。众所周知,在工业并不发达的海南,地产业已经成为海南第二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旅游业某种程度上已撑起了整个第三产业。
,在海南硬件开发过度加速之时,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未来战略定位,海南显然还有更多的欠缺之处,这从当下“宰客门”所引发的群体性声讨以及三亚市初始阶段的立场不明中,即可窥之一二。
我们毫不怀疑,在国家政策的倾斜之下,海南的城市景观、度假环境和服务设施会迅速日新月异;我们同样不怀疑,在庞大国内旅游市场的支撑下,海南旅游业短期内仍会实现一定幅度的增长。,欲想达成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远景,仅具备上述两大因素,显然还远远不够。
海南的国际旅游岛之路还很遥远,而这种遥远并不在硬件的开发上,而在于软件的塑造上。姑且不与遥远的夏威夷类比,即使与同处亚洲的泰国普吉岛和印尼巴厘岛相比,海南在国际旅游岛的征途上,其诚信的商业氛围、沉淀的地方文化、可持续的科学规划等显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诚信的商业氛围,是普吉岛和巴厘岛赖以成为国际旅游岛的基础。除此之外,普吉岛的佛教文化令人印象深刻,而巴厘岛污水循环利用的零排放,则堪称可持续规划的典范。
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愿景而言,硬件开发是手段而非目的。,海南必须明确硬件开发服务于国际旅游岛的长期战略,而不是相反,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打造作为幌子,如A股的IPO一般借用概念圈钱了事。对于这一点,海南不需借鉴他地的失败案例,只需反观自身20年前惨痛的地产泡沫教训。
与硬件开发的可速成相比,软实力的塑造难以一蹴而就。就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而言,其不仅要在诚信的商业氛围、沉淀的地方文化、可持续的科学规划方面,向已经成功的其他国际旅游岛学习,更要树立真正的服务意识,在相关事件发生后,必须真诚面对而非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