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戏
[拼音]sizhouxi
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省淮河两岸,原名“拉魂腔”。据艺人传说,它发源于江苏海州一带,原为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太平调”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一种小戏,后由一邱姓艺人传到淮北泗州(今安徽泗县)一带,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另一说认为出自山东滕县、峄县一带,在柳子戏等古老剧种影响下发展形成,后经苏北流入淮北地区。“拉魂腔”流传颇广,苏北的淮海戏和山东的柳琴戏,过去都叫“拉魂腔”,泗州戏属南路。
早期的泗州戏,是一种近似说唱的简单戏剧形式。它从一人敲板演唱“小篇子”(简单的生活小故事),一人用柳叶琴伴奏的“唱门子”(沿门卖唱),逐渐发展为“七忙八不忙,九个人看戏房”的小戏班。他们以柳叶琴(亦称土琵琶)、梆子、小锣伴奏,并加人声帮腔,但仍十分简陋,只能在农村“跑坡”唱“地摊子”。后来出现女演员,在唱腔和表演上有所发展。直到1920年前后,才有固定的班社正式登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在城市舞台流动演出。现有 8个专业剧团。由于泗州戏具有活泼、动听、通俗和乡土气息浓郁等特点,在淮北、淮南及江苏北部一些地区极为盛行,业余剧团遍布城镇和农村。
泗州戏的唱腔相当自由,在一定基调的旋律基础上,演员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灵活掌握节奏的快慢、缓急和曲调强弱、高低,自由运用各种花腔调门,尽情发挥各自的特长,艺人称为“弦包音”(即丝弦伴奏必须跟着唱腔走),也叫“怡心调”(根据剧情自由变换腔调)。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了不少曲调,特别是女声唱腔,尾声翻高 8度,委婉尽致,动人心魄,故有“拉魂腔”之称。曲调板式有慢板(又叫幽板、澄清板)、二行板(流水板)、数板(垛板)、紧板等。在同一板式中,唱腔变化相当丰富,仅慢板就有柔腔(又名连环花腔)、含腔、射腔、哭腔、停腔、叶里藏花、老公调、一哟调、撩也子(又名送腔)等10多种。伴奏以柳叶琴、三弦等弹拨乐器为主,辅以笙、二胡、大胡以及笛子、唢呐等。打击乐器和锣鼓点,大都来自京剧和梆子戏。
泗州戏擅长演唱农村题材的生活小戏和现代戏,它的表演是在舞蹈“压花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压花场”有许多独特的舞蹈身段和步法,如四台角、旋风式、百马大战、燕子拨泥、凤凰双展翅等,质朴而又富有乡土气息。传统剧目小戏有《跑窑》、《小书房》、《借妻》、《站花墙》、《拙大姐》等80多出;大戏有《皮秀英四告》、《大花园》、《罗鞋记》、《绒花记》等50本。较有影响的剧目为经过整理的传统戏《三踡寒桥》、《杨八姐救兄》、《拾棉花》、《走娘家》、《打干棒》和创作的现代戏《结婚之前》、《两面红旗》、《婚案》等,其中《拾棉花》已摄制成影片。名演员有李宝琴、霍桂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