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降压药的误区
美国心脏协会数据显示,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有不到三成人能做到有效控制血压。而在我国近2亿的高血压病人中,知晓率、控制率更低。临床上,我发现不少患者都存在用药误区,比如“难受了吃药”、“老担心副作用”、“服药时间不对”等,血压老是控制不好的人,不妨看看自己是否属于以下几种情况。那么吃降压药的误区有哪些呢?
误区一难受了才吃药。有些病人把降压药当成止疼药、止咳药这样的“对症药”,出现头晕、头痛才会吃药,这种做法很危险。临床上,很多病人没有明显症状,但高血压对健康的威胁并不会就此消除,,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吃药。,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但不利于血压稳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误区二跟风吃药。我曾遇到一个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的高血压患者,听朋友说β受体阻滞剂降压好,就自己买了吃,结果引起哮喘发作。患者本身心率就慢,吃药后心率只有每分钟40来次,非常危险。还有些患者不去看医生,自己到药店买药吃,或是看身边人吃什么自己也吃,还有些人喜欢打听偏方、买降压帽、戴降压皮带,这些做法都会延误病情。高血压是种“有个性”的病,每个人血压水平、危险因素、伴随的其他疾病都不一样,治疗方案也不相同。,选什么药、怎么吃都需要医生具体指导,不能自己擅自做主。
误区三用药时间不对。血压会根据时间不停波动,,吃降压药要讲究“天时”。很多人早上起床后血压容易出现高峰,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这类患者,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把降压药吃上,但很多人偏偏喜欢晨练完,或者吃完早饭再吃药,很容易导致意外。建患者每年春夏、秋冬季节交替时做两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只有量体裁衣,才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误区四服药不测血压。测试降压药有没有效果、药量是否合适,不仅要观察症状是否减轻,更科学的方法就是每天测量血压。高血压病人每天要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每天早晨起床后测量比较准确。
误区五来回换药。有一些患者不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而是自作主张换来换去,结果导致血压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降压太快的并不一定是好药。有的降压药作用比较温和,从服药到理想平稳控制血压一般需1周时间,在此期间不要来回换药。
误区六老盯着副作用。很多老年朋友对说明书上的副作用特别上心,并会排斥吃降压药,或改服其他所谓“没有副作用”的中药。其实,副作用只是对一些特殊患者或特殊情况做出的“特别提示”,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有时候药用得好,副作用也能成为治疗作用。比如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在降压的可能会使心率增快,引起心悸等副作用。但如果患者用药前心率过缓,则副作用可能转化为有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