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吴孟超院士:让肝胆外科事业代代相传
【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曹 希
2021年5月22日,99岁的吴孟超院士走了。那一天,人们的哀思,穿过淅淅沥沥的细雨,回荡在黄浦江畔。
从医70余年,吴孟超院士推动中国肝病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感动中国》颁奖词曾这样形容吴孟超手中一把刀,心中一团火,他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2023年5月22日上午,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厚植强军文化,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组织开展吴孟超院士逝世两周年悼念祭扫活动,吴孟超院士的亲属、医护人员代表等近百人参加。
“今天,吴老离开我们整整两年,但他倾尽一生留下的一串数字依旧烙印在世人脑海中——他主刀16000多例手术,救治20000多名患者。在医学界,这是一个几乎难以复制的奇迹。97岁时,他还完成了一台高难度的手术……”在祭扫活动现场,主持人介绍道。
吴老的家属缓步上前,用雪白的绢布蘸润澄澈的清水,擦拭吴老的墓碑。
随后,全体人员面向吴老墓碑三鞠躬,并依次敬献手中鲜花。一束花,就代表一份诚挚祝福和一腔传承吴老遗志、发展医学事业的坚定信念。
活动现场,吴孟超院士的学生杨广顺教授回忆起了吴老生前点滴“吴老生前常说,他开了一辈子刀,但开一刀只能延长一个病人的生命。要解决肝癌难题,必须靠基础研究。”
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医学界一致认为手术是肝癌治疗的最佳方法,但那时的医学水平无法解决术中大出血的难题,这等同于将肝癌与死亡画上了等号。
1958年,吴孟超等三人决定从肝脏的基本结构出发。他们认为,只有搞清楚了肝脏内部血管的分布情况,在手术中有意识地去规避大血管,才可以避免大出血情况的发生。
经过无数次试验,他们将乒乓球的材料溶解,而后把溶液注射到肝脏血管中,再用盐酸腐蚀肝脏表面组织,用刻刀一点点镂空清理……终于,肝脏血管分布得以呈现在世人眼前。
“正是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吴孟超‘三人攻关小组’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1960年,吴老主刀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实现了中国外科这一领域零的突破。”杨广顺说。
“吴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他提出肝脏‘五叶四段’理论,使得肝脏外科理论纲举目张,有据可依;他创立‘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缩短肝脏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痛苦;他将16000余名患者从死亡线上拯救回来,千方百计为贫困患者节省治疗费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周全说。
两年来,璀璨星河上那颗编号17606的“吴孟超星”一直供人们仰望。肝胆相照济苍生,这星光,与日月同辉。
想到这颗星星,吴孟超院士的学生沈锋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吴老整整离开我们两周年了。今天,很多年轻医生都来缅怀他,追忆他对我们的教诲和指导。大家都有一个信念——在吴老的感召下,我们能继承他的医学事业,让肝胆外科的事业一路传承下去。”
“吴老虽已离开,但他留下的勇闯禁区、勇攀高峰、永不满足、永远争先这‘四勇(永)精神’,以及爱党、爱国、爱民、爱军的‘四爱情怀’,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勇毅前行。”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政委李良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