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轻一代“结得起婚”“结得舒心”(新视角)
“高价彩礼”频上热搜,成为不少年轻人走入婚姻的“痛点”,也成为全社会关注度颇高的问题。由“高价彩礼”引发的对“低俗婚闹”“大操大办”等婚俗的抵制,更道出了许多即将走入婚姻殿堂的新人的心声。让年轻一代“结得起婚”“结得舒心”,营造简约适度的婚俗风貌,成为大家共同的期待。
据相关调查和专家分析,“高价彩礼”治理有其复杂性、特殊性,背后的原因是多元的。“好面子”思想、攀比心理是大多数人索要高价彩礼的主要原因,不少地方还存在“彩礼多少关乎‘身价’”“彩礼代表了自家孩子的优秀程度”等观念,认为彩礼低了会影响“家庭形象”。部分地方还有婚姻中介从彩礼中“抽成”的不良风气,间接助推了高价彩礼。近年来,各地通过努力,一定程度遏制了高价彩礼乱象。但由于治理的精准度尚有欠缺,对“高价”的界定不够明确、相关措施缺乏力度等,高价彩礼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原因多方面,所以更需要多方面努力。正确、健康的婚恋观是理性看待彩礼问题的基础。婚姻不是交易,彩礼不是幸福的筹码,彩礼金额更不是衡量婚姻美满程度的标准。要让群众正确看待彩礼的含义,建立“美满婚姻需要一起奋斗”的共识,让彩礼回归“父母对新人美好祝福”的本义。这需要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以文艺作品、公益广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群众理性看待彩礼在婚姻中的作用。
“限高”规定也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精准化,形成更有效的约束。相关部门应结合近年工作实效进行调研,因地制宜提出更具体的“高价”标准,使群众对高价彩礼的认知更清晰,使执行人员落实相关治理措施更有依据。,也应对积极响应、主动选择“低彩礼”“零彩礼”的家庭进行相应激励,提供充分的婚嫁服务支持。
高价彩礼背后,折射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影响,相关问题在欠发达乡村更突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才是破解此类问题的根本路径。
移风易俗需要耐心,久久为功。甘肃省定西市去年启动了相关行动,推出了婚嫁礼金不超过5万元、举办婚事酒席不超过20桌等措施。宁夏泾源县明确要求,彩礼金额最高不超过6万元。一些地方还通过举办集体婚礼等形式,引导群众转变婚俗观念,在全社会营造文明健康的婚礼新风尚。这些举措都已初见成效,但彻底消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婚嫁陋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积极引导、有力约束和多元激励。
美满婚姻无需天价彩礼证明,父母祝愿不用彩礼金额衡量,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风貌更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祈望全社会对彩礼、对婚俗的观念更为理性,让新人在走入婚姻殿堂时,多一分家庭生活的甜蜜欣喜,少一分婚俗陋习的束缚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