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让肺癌治疗新药惠及更多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其中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虽然发病率较低,但每年的新发病例数仍不容忽视。人民健康《三医联动》系列节目邀请山东省肿瘤医院副院长王哲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疗保险服务处处长冷家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药学部主任郭振勇围绕非小细胞肺癌诊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创新等相关话题展开分享。
精准诊疗能力不断提升
“非小细胞肺癌在我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总数上占比高,其中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约占非小细胞肺癌总发病数的5%左右,是肺癌诊断治疗值得关注的领域。”王哲海介绍,近年来,随着精准诊疗能力的提升,肺癌治疗已经进入以基因和生物学分型进行诊断的精细化时代。通过精准诊疗手段,可依据病例分型,对患者开展分类治疗。,在创新药物研发方面,通过癌症驱动基因的精准检测,进行靶向药物的开发,有利于相关分型癌种的治疗。以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为例,这类肺癌的驱动基因对靶向药物敏感,药物疗效更高、副作用更低。
“当前,肿瘤治疗手段和药物在不断丰富,但耐药性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治疗。”郭振勇说,以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为例,一代和二代ALK抑制剂在用药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耐药性。,如何解决脑转移也是治疗的难点问题。由于受到血脑屏障的阻碍,一代和二代ALK抑制剂对于颅内病灶作用有限,但第三代ALK抑制剂分子量小、结构紧凑,能较好地穿透血脑屏障,更有助于延缓脑部转移进展以及治疗颅内病灶。
肺癌治疗新药进入医保
“每年《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都无疑是医疗圈的大事件,引人关注。”冷家骅认为,《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动态机制的建立,使得更多更好的创新药能够被及时地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的目录之中,也让医生拥有更多的武器和肿瘤战斗。
王哲海认为,对医疗机构而言,《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让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并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新药增多也提升了创新抗肿瘤药物的可及性,加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肿瘤防治能力。对医生而言,会有助于更合理、科学地选择用药方案,提升肿瘤治疗的整体效果。对患者而言则会让患者享受到更经济实惠、优质的医疗服务。
郭振勇说,新药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价格的下降让医师有更多的合理治疗方案可选择。对患者而言,药物进入医保并实现降价,使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可及性、可负担性得到提升,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疾病进展,实现肿瘤慢病化管理的目标,也能帮助患者争取更长的生存时期。
破解“进院难”提高可及性
新药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并不意味着患者能立即用上这些药物,有时还会遇到药物“进院难”的问题。冷家骅分析说,这种情况是多方原因造成的,一是要看当地医保基金的运营管理能力,基金是否充足并能够为新药买单;二是医院是否有相匹配的规范用药能力。
郭振勇认为,要促进诊疗手段的规范化,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让进入《医保药品目录》的新药更顺利地惠及患者。
王哲海建议,,要进一步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提升分子病理学诊断的精准性、普及性,通过分子的分型来区别出不同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为更加精准选择药物、应用药物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我整形网希望通过医联体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由点到面,推动肿瘤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全面提升肿瘤临床治疗的同质化水平,让新药真正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