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小时! 千万人口城市核酸摸排“不隔天”
必要时,可申请全国支援!3月22日,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发布《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中明确,划定范围应在24小时内完成区域核酸检测任务。
指南要求包括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也要在24小时内完成核酸摸排,这可能实现吗?核酸检测是“动态清零”的基础,95%以上新冠感染者为无症状或轻症,还有必要“动态清零”吗?针对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3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与会专家进行了解读。
跑在病毒前面,而不是追着病毒跑
“只有我们跑在病毒前面才能战胜病毒,如果我们追着病毒跑,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说,对核酸检测的组织实施指南进行修订是为了提高各地早发现的能力,在更短的时间内尽可能早发现感染者,控制传染源。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我国本土干净的疫情形势给“动态清零”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能搞清楚每一起病例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全员核酸检测能判定感染人群,并且追踪密切接触者,全面快速识别可疑感染者,防止疫情的播散。
梁万年表示,全员核酸检测有一个时机的问题,更需要具备条件。两年多的经验表明,最有效的时间是越早越好,在疫情早期,利用核酸的技术来进行大面积的检测,把所有传染源都能够识别起来、控制住。
全员检测范围,时刻在调整
“全员核酸检测的实施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焦雅辉表示,如果对于风险掌控非常精准、非常有把握,可以更加精准地划定核酸检测的区域范围。
“在每一轮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后,要及时进行研判,看发现的感染者波及范围有多广,也要分析这些感染者的来源。”焦雅辉说,如果都是从集中隔离点发现的,说明社会面已经没有传播风险,就可以把核酸检测的范围仅仅划定在集中隔离的这些人员。如果还有社会面上的,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传染源在活动,说明社会面上还有一定的风险,区域范围就要尽量划得大一些。
24小时内完成的关键是什么?
“在郑州、西安、天津有着1200万以上人口的超大规模城市,我们均在24小时完成了整个城市的核酸检测工作。”焦雅辉说,基于已有的成功实践,做出了这样的修订和调整。
那么,具体怎么才能保障任务的完成呢?关键是要实现“每一个环节都要能够无缝有效的衔接”。
在第三版方案中,要求成立数据统计、采检匹配、样本转运等9个专班。
“这9个专班都必不可少。”焦雅辉解释,采样效率要提高,送样效率要提高,确保送样量与实验室核酸检测能力能够匹配。实验室能够满负荷运转,也不会有闲置的仪器设备。在结果报送方面,阳性的混管信息出来后,要在最短时间内判断出10个人当中到底谁是阳性并定点转运。
在完成任务的物质基础方面,目前我国的核酸检测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具备大规模的移动支援核酸检测能力。
焦雅辉特别强调了信息化的支撑,通过信息化系统动态调配样本、实验室负荷等情况。为此,第三版方案中要求上线使用前,须按照每10分钟完成实际管理人口数10%的人群采样的标准,提前进行压力测试,确保信息系统稳定性。
,如果要实现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在划定的范围内完成24小时全员核酸检测,对各个环节要求都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