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开展爱国卫生运动70年来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
今天是世界卫生日。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世界卫生日中国主题定为“健康家园,健康中国”,旨在新时代继续传承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营造爱祖国、讲卫生、树文明、重健康的浓厚文化氛围。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70年 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司司长毛群安在发布会上提到,7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蓬勃发展、历久弥新,成效显著。成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经超过7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了89%和84%。全国339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占比达到87%,各项环境健康指标显著提升。
二是传染病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效控制了鼠疫、霍乱等急性传染病,降低了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疟疾、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以及血吸虫病、寄生虫病的传播风险。回溯公共卫生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肠道、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对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正是通过爱国卫生运动,特别是在非典、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全社会群防群控,为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爱国卫生运动在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中,比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灾后防疫,以及举办奥运会、世博会、杭州G20峰会等重大活动保障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是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开展广泛的健康科普活动,健康的理念和基本的技能日益深入人心,目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2%,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了23.1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人均健康状况大幅改善。
四是爱国卫生运动影响力不断扩大。爱国卫生运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工作方式,也为国际社会所称赞。世界卫生组织先后授予政府“卫生城市特别奖”“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给予了“远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成为全球口号之前,中国就已经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践行着这一原则”的高度评价。
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医院在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毛群安提到,“健康中国、医者先行”,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治疗疾病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技能培训,让公众更关注到疾病预防以及病后的康复,从而真正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医务人员要注意广泛积极地参与健康知识的传播活动,利用医院这个场景进行健康知识、技能的传播,把医院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健康促进的场所。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吴文铭表示,医院是推动健康促进事业的一个核心机构。无论是医院还是医务人员,是健康理念的倡导者,是健康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健康行为的推动者。他介绍,疫情期间,公立医院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带领和指引下,在医疗体系、在院感防控中,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率、体表细菌采样以及督查整改来提高院感防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