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扫码”破解老人“扫码难”的启示
在疫情防控下,不少老年人在面对“扫码”时经常感到不便。为破解老年人扫码难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通过与公安部门防疫大数据对接,运用数字技术手段,给无智能手机人员生成二维码,并制卡发放。(4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扫码成为个人出行标配。在出入公共场所时,人们需要用智能手机扫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等二维码。这是出于阻断疫情传播,精准追溯排查的考虑,广大公众理应自觉配合。不过,不少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有的虽然子女为其配备了智能手机,但他们并不懂得如何操作。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扫码难”成为横亘在出行和生活面前的现实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只能选择手工登记信息,费时费力,效率不高。赶上人多的时候,登记台前面排起长队,不仅耽误时间,还带来了人员聚集的风险。,登记需要填写姓名、住址、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倘若公共场所管理者保管不当,很容易造成个人隐私泄露,进而遭遇广告骚扰、精准诈骗,后果不堪设想。,还有一些场所没有设置人工登记处,不会扫码的老年人有可能被拒之门外。此前,就不乏老年人因为无法扫码被公共交通工具拒载、被公共机构拒入的新闻报道。
“思路一变天地宽”。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转变思维方式,变“我扫你”为“你扫我”。通过与防疫大数据对接,运用数字技术,帮助老人、学生等无智能手机的特殊群体制作二维码卡片。“一卡在手,出门无忧”,老年人到超市、医院、药店等公共场所,只要出示二维码卡,由工作人员扫码后就能顺利进入。这种“反向扫码”的做法,不仅大大方便了老年人,也让防疫变得更加精准高效。
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比重达到13.50%。随着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不断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在帮助老年人拥抱数字时代,能用、会用、敢用、想用智能产品的,我们不妨多一些“逆向思维”,探索智能技术的“降维应用”,从而更加契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反向扫码”就是生动的例子。扫码管理原本是无纸化,但同样可以与纸质版卡片相结合,相得益彰。对于老年人来说,亮码比扫码要简单快捷得多。无独有偶,今年以来,上海、陕西宝鸡等地在开展核酸检测时,通过打印纸质二维码,为老年人快速核酸检测提供方便。,防疫大数据是实时刷新的,二维码卡片不能一发了之,有关部门应加强大数据监测,及时为老年人更换卡片,对于异常情况妥善处置,确保精准防疫万无一失。
疫情已进入第三个年头,目前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交织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其他地方不妨积极借鉴推广“反向扫码”。在我国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反向扫码”背后的逆向思维、助老理念,更值得有关部门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