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九〇三医院:用爱点亮离别的暖光——MDT模式安宁疗
二、改善目标及应用场景 改善目标为提升肿瘤末期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无效抢救带来的痛苦;节约医疗资源、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支出;运用医联体联合实施延续护理。应用场景为肿瘤病区、安宁病房、基层医院、居民社区、患者家中、养老机构以及疗养院等。其核心亮点为多学科多部门协作的MDT模式,医联体联合提高生命末期生活质量,进行哀伤辅导,让患者安详离去,让家属安心。
三、实施过程 成立了以肿瘤科为主体的MDT团队,涉及心理、中医、营养、骨科、介入、疼痛、康复、药剂、麻醉等,行政部门支持含医务处、护理部、工会、后勤保障以及义工、志愿者等。项目开展初期,我们发现相关专科收费局限,存在无收费项目;因资金缺乏,终末期患者治疗外的活动开展困难;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缺乏,配合度不高;人力资源欠缺,部分医护人员观念改变不足,患者转归不良、抢救无效而死亡等导致医护人员无成就感。我们对2017至2018年的患者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我科死亡患者实施过抢救的人员中,事后家属存在抢救悔意的比例高达91%,而患者出院满意度调查当中,对医护人员和住院费用的满意度平均不足95%。为此,我们制定了改善与实施计划我们成立了多学科部多部门协作MDT团队,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元化方式提升专业技能;对患者实施症状管理和舒适管理,其中亮点为我们癌症多模式舒适镇痛;康复师在院内休闲区或病房内实施患者康复锻炼;鉴于患者长期静脉输液,我们静脉治疗小组进行静脉管理,确保用药安全减轻输液痛苦;MDT在每周星期二至星期五查房。人文关怀方面,节日鲜花、生日蛋糕,体现了浓浓的祝福和温情的陪伴。科室派出具有专科医护人员进行分级诊疗,确保患者治疗护理的连续性。下基层工作由主治医师和护师以上职称不定期到分级诊疗医院进行患者治疗护理及专科知识培训,居家关怀照护是采用医护一体上门回访,在患者的家中进行实施指导,疫情期间采用互联网随访等等。
我们知道患者的生活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舒适度,肿瘤科护理团队联合义工携手进行生活护理支持,由志愿者帮助改善患者形象,由工会助力丰富娱乐活动,如PICC置管患者进行夹豆子比赛训练置管侧手臂的灵活性,病友座谈会分享抗癌故事和经历,体验传统文化丰富病房生活,每周三的电影放映日观看电影,以及春节不能回家的患者进行游园套圈活动等等。
四、成果汇报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对2017年到2019年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病人对医务人员、费用的满意度均明显提升,平均住院费直降472元,平均住院日缩减1.7天。在2018年绵阳市姑息照护亮点展示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四川省安宁疗护专委会成立开幕式当中的癌痛查房比赛获得优胜奖,科室护理人员被聘为四川省安宁疗护专委会委员,在四川省继续教育项目中进行授课分享静脉管理的输液港植入技术获得医院新技术创新奖,PAC自控镇痛管理癌痛获得医院护理新技术二等奖,晚期癌痛管理《痛定思痛,甘苦与共》获得全国擂台赛西南赛区最具价值案例奖,发表相关论文期刊5篇。
五、及来年计划 尽管已经开展了几年此项工作,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第一 MDT团队成员均为兼职成员,因工作繁忙很难全部集中,除固定查房时间解决问题以外,其余时间均为会诊较多。第二病区床位有限,为临终患者提供独立性、隐私性空间比较局限。第三受伦理道德、区域民俗影响,家属对患者隐瞒实情,世俗观念转变需要时间。通过该项目地开展我们发现实施MDT模式安宁疗护,规避了医疗风险,医联体合作下沉至乡镇更加畅通居家渠道,癌症终末期患者重点并非治疗,而是护理和陪伴。临终病人及家属更需要同理心、关心、倾听和理解;临终病人更需要身体舒适,需要尊重人格权利和尊严。
该项目地开展对病人而言,提高生命末期生活质量,舒适度过的人生。对家属而言,减少住院费用,居家照护模式既陪伴了患者又照顾了家庭。对医护人员而言,科学利用医疗资源提升职业成就感,团队之间沟通加强增加凝聚力。对医院而言,提高患者就医体验,住院日短、费用低,社会满意度及影响力提升。
未来的工作,我们将纳入绩效管理,体现MDT团队劳动价值。突破传统,创新安宁病房门牌,用有我整形网希望、有意境的名称代替“病室”称呼。加大融媒体宣传,转变人们的观念,让临终病人有尊严的逝去达到生死两相安。探索新型照护模式进一步启用“互联网+”并规范实施,探索“同居式照料”和“第三方保险”模式等,以便有利于患者及患者家庭。(四川省江油市九〇三医院供稿 案例号18320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