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五驾马车”有效控制糖尿病

健康饮食 2023-06-03 10:02健康生活www.wozhengxing.cn

很多人会发现,身边的亲友、同事中难免有糖尿病患者。目前,我国约有糖尿病患者1.14亿。近年来,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上升。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导致视网膜、肾脏、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损伤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个人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今年11月14日将迎来第13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倡导以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测为重点,提倡知晓个人及家庭成员血糖水平,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控糖尿病。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与精神卫生科科长胡劲松表示,糖尿病可防可控,通过早期筛查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预防或延迟糖尿病的发生;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

35岁的李先生不爱运动,经常吃夜宵烧烤,身材越来越胖,啤酒肚尤其明显,腰围达92厘米。最近参加单位体检时,其空腹血糖6.8毫摩尔/升,血脂也偏高。李先生认为自己这么年轻,且没有任何不适,空腹血糖也没达到糖尿病诊断值,应该没什么问题。医生提醒,他现在处于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极高危人群,如果不赶紧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很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胡劲松介绍,目前糖尿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糖尿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市民应该尽早关注并知晓个人和家庭成员的血糖水平。如果发现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甚至处于糖尿病前期,应该定期监测血糖,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胡劲松提醒,具备下列因素之一就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超重或肥胖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

3.静坐生活方式;

4.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5.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6.高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7.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毫摩尔/升和/或甘油三酯(TG)≥2.22毫摩尔/升],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8.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9.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0.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

11.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12.糖尿病前期,也称糖调节受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6.1毫摩尔/升≤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7.8毫摩尔/升≤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

糖尿病高危人群怎么自我管理?胡劲松建议,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即糖尿病极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通过饮食控制和科学运动来降低发病风险。超重或肥胖者应使体重指数(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这样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警惕糖尿病早期的不典型症状

68岁的吴女士最近一段时间饭量大增,每一餐的食量几乎比过去多了一倍,饭后几个小时仍然觉得饿,还要吃些零食。,吴女士喝水、上厕所的次数也较以往明显增多。本来想着能吃能喝,体重应该会增加,可家人都发现她瘦了不少。吴女士感觉不对劲,赶紧去医院做检查,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胡劲松介绍,吴女士的表现属于糖尿病最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出现典型“三多一少”症状且随机血糖≥11.1毫摩尔/升,或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可诊断为糖尿病。

有些人仅以是否有“三多一少”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这是很不正确的。临床上,糖尿病的诊断只能依据静脉血糖的水平。当患者处于糖尿病早期阶段时,因高血糖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或血糖水平只是轻度升高,糖尿病的症状就不会那么明显。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没有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却可能表现出疲劳、手脚麻木无力、视物模糊、皮肤瘙痒或伤口久治不愈等非典型症状,这些不典型症状同样应该警惕。

“五驾马车”齐发力,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胡劲松表示,万一得了糖尿病也不必恐慌,只要坚持饮食调整、合理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五驾马车”综合防治策略,一般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满意的水平,从而大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自我健康管理在控制糖尿病病情中尤为重要,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自我血糖监测,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增加体力活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就能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和健康人群一样享受生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可以随意吃精制糖(如白砂糖、蔗糖、糖块等),否则会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加重病情。市场上“无糖食品”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的“无糖食品”五花八门,比较混乱。所谓的“无糖食品”,是相对于常规含糖食品而言,它只是不含精制糖,而用其他甜味剂来代替。,这个“无糖”并不是没有糖,而且很多“无糖食品”是以谷薯类和大量油脂为主料的糕点,本身含有很高的热量,摄入后同样会升高血糖,大量食用还会引起肥胖、血脂紊乱等问题。所以,对于“无糖食品”也要合理控制摄入量。

避免糖尿病常见认识误区

糖尿病主要和遗传因素有关吗?主要是吃糖引起的吗?胡劲松提醒,糖尿病患者需避免3个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1

糖尿病主要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遗传因素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比如2型糖尿病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如果父母都有2型糖尿病,那么子女得糖尿病的风险就比常人要高。不过,和遗传相比,不良的生活方式才是决定是否患上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尽可能避免后天因素才是预防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误区2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饮水

糖尿病患者的“三多”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常常让患者头疼,很多人试图通过控制饮水量来避免过多上厕所的麻烦。其实,这是错误的。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处于高血糖状态,饮水可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或恢复正常,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如果限制饮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反而会升高血糖,而且会加重高渗状态,对病情非常不利。如果等到口渴才喝水,这时血糖往往已经很高了。,糖尿病患者比健康人群更需要多喝水。

误区3

糖尿病主要和吃糖多少有关

人们常说“别吃太多糖,小心得糖尿病”。其实,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吃糖多少和糖尿病没有直接关系,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或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组织器官出了问题,没有足够的胰岛素去“消化”糖分。如果胰岛素分泌正常、作用正常,吃了糖也会被分解。,即便是糖尿病患者也不是绝对限制糖的摄入。限制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以及增加运动,保持能量平衡,才是预防糖尿病的根本措施。,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限制白糖、红糖等单糖,因为单糖极易被人体吸收,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使受损的胰岛不堪重负,进而加重病情。

Copyright@2015-2025 www.wozhengxing.cn 我整形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