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是农村防控重中之重
面对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农村地区防控面临着医疗条件薄弱、不少农民群众防护意识需要提高等诸多问题。在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何斌和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毛德智,以及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回应了社会关切。
对于农村的防控工作,毛德智指出“我们迅速组织动员,要求基层党组织、农村各级组织发挥好作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来,形成联防联控的机制。”
,农业农村部配合卫健委等部门,指导村两委逐户督促农民群众不串门、不聚集,对返乡人员、流动人口逐一追踪筛查、登记建档,做好健康状况的监测。
毛德智介绍,结合农时季节,引导农民群众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春耕备耕。
“无论是春耕生产还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当前都要避免大规模人群聚集式的工作或者活动,尽量采取分散式、错峰式的作业方式,要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自我防护。”何斌强调。
对农村来说,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薄弱,“所以防是重中之重,就是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聂春雷指出。
他介绍,要做好“防”的工作,关键是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职责就是发现病人,一旦发现发热或疑似病例,要尽快转诊至上级医院发热门诊采取救治措施。对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人员,要做好居家隔离,并落实相关医学观察措施,提供好相关健康服务。”
在农村地区,乡村医生是农民健康的“守门人”。“在排查外来、返回人员,筛查发热患者方面,他们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在边远地区,乡村医生人手少,服务覆盖范围很大,会更辛苦。”聂春雷介绍,为了提升乡村医生防控能力,加大了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和对村医的指导。
据了解,在建立医联体或者医共体的地方,通过上级专业机构对村医开展防控进行指导;在没有建立医联体、医共体的地方,主要由乡镇卫生院通过乡村一体化实行包村服务。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每个村都要有一个上级卫生院的医生来包村服务,为村民做好防控服务。
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基层压力大的现状,聂春雷回应“我们印发了工作通知,提出基层医疗机构只填报传染病防治法要求报表。,各地要在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协调下,统筹管理,一个出口,减轻基层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