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首例脑起搏器手术,帮助患病25年的帕金森病患者重夺身体“
2023年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江门市第一例帕金森病脑起搏器(DBS)植入术,帮助一名肢体僵直25年的帕友重获新生。作为神经外科神经调控领域的明珠——DBS手术,它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江门市帕金森病外科治疗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学科能力已步入国内领先行列,这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有了新的选择。
01 刘爷爷的看病之路
68岁的刘爷爷在25年前就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刚开始表现为四肢肌肉僵直,双手系扣子欠灵活,双手静止时有轻微抖动,走路时速度减慢且双手无摆动,先后在国内多家大医院就诊均诊断为帕金森病,服用“金刚烷胺”和“美多巴”联合治疗。
但在近几年药效明显减弱,坐立、行走都困难,走路时有慌张步态,容易跌倒且不容易停住,四肢肌张力增高,关节舒展像折刀样,穿衣服、睡觉翻身很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每天服用3次药,但每次服药最多能控制2—3小时,即使加大了药量也还是如此。
当刘爷爷一筹莫展的时候,刘爷爷的儿子听闻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董家军博士团队最近掌握了新技术——帕金森病脑起搏器(DBS)植入术,可以极大地缓解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慕名来到董家军副主任的门诊,我整形网希望神经外科团队能施展DBS手术,给予其新的生活。董家军副主任在详细了解刘爷爷的病情和治疗经过后,问及为何能下定决心进行手术治疗,刘爷爷表示“20多年的病痛折磨,逐渐失去对身体控制的感觉真的‘生不如死’,我我整形网希望通过手术‘重夺’身体的控制权。”感受到刘爷爷一家人深深的信任和期待,董家军副主任将刘爷爷收入院,并安排功能神经外科亚专业组的张文光医生全程负责跟进。
张文光医生在神经外科专攻药物难治性帕金森病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治疗,他向刘爷爷及其家属介绍DBS手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帕金森病患者需要的药物种类和剂量逐渐增加,而临床缓解的时间越来越短。DBS手术可以较大地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对非运动症状也有一定的效果,是药物治疗很好的补充手段。作为神经外科的微创手术,DBS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不同,它的手术过程是将两根电极精确微创地植入到帕金森病相关脑区,将一个类似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植入到锁骨下胸前区,手术不会造成颅骨完整性的破坏,具有微创、安全、可逆等优势,已经成为帕金森病的外科首选治疗方式,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实践的证实。”张医生的一番话犹如打了一支强心针,刘爷爷一家人对DBS手术充满信心,积极配合后续的各项评估工作。
神经外科主任伍益、神经内科主任钟建新统筹指导,组织全院多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学超声科、电生理科、麻醉科、手术室、医务科等多科室进行MDT讨论,神经内科团队完成了详细精准的术前检查及评估,神经外科团队部署制定出周密的手术方案“双侧丘脑底核DBS植入术”及应急预案,并通过核磁共振、双源CT对数据融合匹配进行测试,完成了繁杂的术前数据融合及充分的手术准备。
2023年2月28日,DBS手术如期进行,在麻醉科伍淑韫主任医师的专业护航下,神经外科伍益主任、董家军副主任、栾中钦和张文光医生团队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金龙主任通力合作,顺利将脑起搏器植入刘爷爷体内。
02 还原手术全过程
为了进一步消除患者心中对于“脑部做手术”的“过于担忧”,下面简单为大家讲解一下手术过程,以便更为直观地了解该项技术。
1、安装立体定向头架
刘爷爷连同立体定向头架做头部薄层CT扫描,与术前MR的融合下,我们能确定手术所需要的神经核团,然后算出手术所需要的头架三维坐标。此过程采用局部麻醉,刘爷爷除感到轻度的受压感外,并没有其他不适。
2、精确定位,制定手术方案
通过CT和磁共振(MRI)、DTI获取刘爷爷大脑结构数据后,应用基于图像融合技术的计算机导航定向手术计划系统,规划手术路径,计算出需要获得植入电极部位的定位数据(靶点),从而引导手术团队进行接下来的手术。
▲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计划系统。
▲靶点确定
3、局麻下钻孔,术中电生理监测
完成定位后进入手术室,刘爷爷在完全清醒的状态(局部麻醉)下接受手术在头顶部位钻孔(双侧手术要钻两个孔),通过这个孔插入电生理记录或刺激系统,目的是要验证手术靶点的准确性。
▲术前设计头皮切口。
▲用C臂机辅助定位靶点。
▲安装电生理推进器。
4、植入电极,效果测试
神经外科团队根据术前计划所确定的靶点,将电极放进相应位置,植入电极后进行初步的测试。
▲植入电极。
由于采取局麻手术,刘爷爷神志清楚,通过临时电流刺激,神经内科刘华钊副主任医师和神经外科专科手术护士吴许芳副主任护师在台下询问刘爷爷的改善效果并让他做简单的动作 “刘爷爷你把手动一动,胳膊抬一抬……”。仅仅几秒钟,刘爷爷顿时感觉到肢体灵活了,腿在床上蹬起来特别有劲,震颤也消失了,他激动地说“太神奇了,感觉回到了25年前正常的状态了!”
5、植入整套脑起搏器系统
效果明确以后,手术团队顺利为刘爷爷进行了全麻并完整植入脑起搏器。术后复查头颅CT确定电极置入与计划靶点位置一致,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在神经外科胡惠贤护士长、方艳雅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精心照料下,刘爷爷术后1周便顺利出院。
6、开机之日
时隔一个月,刘爷爷如约前来“开机”。开机过程中,神经内科梁彦珊副主任医师用手中的遥控器开启刘爷爷皮下的脑起搏器,然后逐项调控相关参数,根据刘爷爷的表现调整至最优数值组合。随后刘爷爷尝试着做张开手臂、活动手指、走路、写字等动作,都能顺利完成。
▲开机后,通过调整脑起搏器刺激参数,刘爷爷双手灵活自如。
刘爷爷激动地说“我感觉特别轻松,活动自如,好像回到了年轻时期!”刘爷爷家人看到他的帕金森症状得到很大的缓解,也激动不已。
神经外科主任伍益表示,此次首例帕金森病脑起搏器(DBS)植入术的顺利开展,运用到高清3.0T核磁3D成像技术、64排CT薄层扫描及图像融合技术、MDT协作诊疗模式,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特定的疾病,以多学科团队为依托,制订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最终获得了最佳疗效。DBS手术除了能够治疗帕金森病外,还可以应用于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强迫症、抽动症、扭转痉挛等疾病,可大大改善患者的震颤、僵硬及运动迟缓等症状。
,广东省从2021年8月份开始将DBS纳入到医保,能够覆盖相当一部分的基本费用,对于患者来说是个重大福音。
03 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DBS手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是将电极植入到患者脑内,运用脉冲发生器刺激其大脑深部的某些神经核,纠正异常的大脑电环路,从而减轻这些神经功能障碍、减少药物治疗剂量。主要用于以帕金森病为代表的运动障碍性疾病,改善肌张力障碍,可明显缓解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二、哪些病人适合做DBS?
在最新版DBS治疗帕金森病的共识中提到,病程5年以上的原发性帕金森患者可以考虑DBS手术,以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患者可放宽至3年。
手术并不是越早越好,一是因为早期药物疗效很好的时候没有必要做手术;早期很多问题还没显现出来,容易误诊。H-Y分期在2-4.5期的患者比较适合进行DBS手术。是否适合DBS手术,要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确认,需到具有资质医院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症状、病程、年龄以及相关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具备手术指征。
三、DBS手术可以改善哪些症状?
1.能够明显提高运动功能,显著改善僵直、震颤、动作迟缓的症状;
2.明显降低由药物引起的并发症;
3.延长帕金森药物“开”期4到5个小时,明显减少“开”期异动症;
4.患者每日抗帕金森病药物服用剂量明显减少,部分患者甚至可停药;
5.明显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
6.部分改善言语及书写障碍。
四、DBS手术能维持多久?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DBS手术的作用至少有15年,甚至更长。DBS手术作为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补充手段,在药物蜜月期过后,以及出现运动并发症时,通过手术加药物治疗,会起到1+1大于2的效果。
本文关键字:脑起搏器、帕金森病、江门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