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启德院士北大健康传播开讲:医学有边界,并非万能
我国著名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授课
(健康时报记者王振雅)“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矣。”2020年9月23日上午9点,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健康传播专业硕士班开班课上,我国著名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为同学们讲授《医学导论》课程,他说,只有知道医学从哪里来,才能理解医学如何走到今天,将来面临哪些问题。
医学有边界,并非万能
现代医学在许多疾病面前仍无能为力。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每年仍在增长。人类消灭一种疾病,就会有另一种新的疾病出现。韩启德院士说,医学是边界的,并非万能,不能包治百病。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期许不断提高。”韩启德院士提出,抵抗衰老、解决脱发、更年期等问题,都通过医学来解决,这些被称为医学生活化问题。而这在以前,并不属于医学的解决范畴。
“医学原本是对痛苦的回应,而现代医学却被赋予了过度的使命。”韩启德院士认为,这就是由现代医学的边界模糊造成的,非医学与医学出现交叉情况,很多问题都想通过医学来解决,这其实是不合理的。
比如,对于一些慢病在内的健康问题,人类除了坦然接受外,重点放在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改善,而非依赖于医药来解决。
医患关系的“二八定律”
“医患之间有温情,出现在医者陪伴新冠患者注视夕阳的时刻;医患之间有感动,出现在湖北人民夹道目送援鄂医疗队的时刻。”在新冠疫情中,医患关系空前和睦。疫情后,医患关系又将何去何从呢?
韩启德院士通过对比古今医学治疗水平以及患者满意度,来解读医患关系。
19世纪90年代,医生到患者家庭问诊的情况是这样的,通常医生在到达病床前会先问候每一个家庭成员。医生会跟患者开玩笑式地打招呼,然后才看病。医生给患者开药也会尊重患者的喜好。虽然,这个年代的医生不能给患者治病,但患者却非常珍惜这种医患像朋友一样的亲密关系,也非常信任医生。
“以前医学很落后,面对一种疾病,通常80%的人都治不好,20%的人能看好,但患者满意度很高,治好的患者纷纷称赞医生妙手回春。”韩启德院士说,现在医学,80%的人能治好,20%的人看不好。但现在患者不满意程度却很高,治好的病人觉得,治好病是医生应该做的,并不会心存感激。而治不好的人们则会抱怨为什么能治好别人,却治不好自己。
现代的医患关系的紧张,在罗伊•波特《剑桥医学史》中早有描述在西方世界,人们从来没有活的那么久,活得那么健康,医学从来没有这么成绩斐然。矛盾的是,医学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招致人们强烈的怀疑和不满。
,韩启德院士认为,疫情后,对医患关系不能盲目乐观,解决严峻的医患关系仍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最新国际专家共识定义生死
《论语》曰未知生,焉知死。生与死的思考对于青年学生虽然过于严肃,但对于健康传播却是终究逃不过的话题。在健康传播第一课中,韩启德院士与同学们讲述了“如何定义死亡”。
定义一个人的死亡,不仅要科学依据还涉及到科学伦理。韩启德院士提到,2020年8月3日,世界脑死亡项目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正式发表了最新制定的脑死亡国际共识。
全球45位脑死亡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世界脑死亡项目组,提出了脑死亡/神经性死亡的统一判定标准。患者脑功能完全、不可逆丧失。即昏迷无应答,失去意识,脑干反射消失,不能自主呼吸时,被定义为脑死亡/神经性死亡。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意识,脑死亡是不可逆的,人的意识就没有了,人也就没了。”韩启德院士表示,在我国,实际判断一个人死亡时,并不仅仅依据专家共识,往往要考虑很多现实伦理因素。例如,在中国基层医疗机构,就不具备国际专家共识里提到的判断患者是否脑死亡客观医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