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例、300家、5000人:中国器官移植与捐献有了新目标
(健康时报记者 董颖钰)“到2023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国。”
11月20-21日,2020器官移植科学论坛(TSS)在京召开。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器官移植数量应逐步发展到一年五万例。”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论坛发言
医院及人才队伍有待扩容
2015年1月1日起,我国公民自愿器官捐献成为国内器官移植唯一器官合法来源。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主任委员石炳毅在论坛上介绍,从2015年到2018年,我国器官捐献年增长率达20%~34%,2018年,中国大陆器官捐献达6302例,居世界第二位,百万人口捐献率上升至4.53,共进行器官移植20201例,居全球第二位。
“5年过去了,中国的器官移植与捐献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依然面临很多问题。”黄洁夫指出,我国目前有资质开展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有173家,数量还不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按照“以器官捐献为导向、器官移植质量为标准”逐步增加一些医院,将数量扩增到300家。
,国内能做心、肺移植的医院太少了。2018年,我国器官捐献数量为6302例,心脏移植仅498例,肺移植才404例,大量的器官被浪费。目前全国器官移植协调员仅有2500多名。黄洁夫认为,未来还要形成一个5000人的器官移植协调员队伍。
“美国每年开展器官移植的数量为三万多例。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这个数字应当增加到一年五万例的规模。到2023年,我国有望能成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国。”黄洁夫表示。
黄杰夫和健康时报记者交流
器官移植体系将迎来整顿
对于器官移植捐献中存在的问题,黄洁夫认为,需要体系的改革、制度建设和能力的完善。他向记者透露,近期,国家准备对整个器官移植体系进行为期两年的整顿工作。
,整顿器官移植体系。要有一个独立OPO(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的体系,应逐步把OPO的器官获取、分配跟器官移植的医院分开。,继续发挥红十字会的作用,红十字会管理中心要从国家、省到地区跟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形成更好地配合,形成合力。
第二,要整顿医疗机构。“目前开展器官移植的医院,如果不做器官捐献的,要吊销资质,两年之内拿到资质但不好好做器官移植的,也要吊销他们的执照。”黄洁夫表示。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器官移植的受体、器官捐献者及捐献者的家庭进行人道主义救助,这个体系要随着医改和社会发展,把器官移植作为一个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
,相关法制要健全。黄洁夫指出,现行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是2007年颁布的,早就该修订了,新的条例有望于明年上半年出台。“器官移植不仅涉及到医疗专业技术,更深层次地涉及社会、经济、人权、法制,能够彰显一个国家的文明。”黄洁夫表示。
我国多项移植技术居世界前列
2020器官移植科学论坛(TSS)是国际器官移植协会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学术会议,来自中国、日本、美国、英国、韩国、印度等国家的知名教授共同研讨器官移植与捐献的前沿话题。中方专家有陈竺、黄洁夫、郑树森、封国生、董家鸿、王立基、石炳毅、薛武军、吴明儒、万钧等教授。
本届论坛由国际器官移植协会(TTS)、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北京医学会、北京健康促进会和北京朝阳医院主办,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球同步直播。
2019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际能开展的大器官移植手术中国均能开展,肝脏、心脏、肺脏移植多个单中心移植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心肺、胰肾等器官联合移植技术达到国际水平,部分肝脏移植技术如自体肝移植技术,无缺血肝移植技术,儿童肝脏移植、肾脏移植技术国际领先。
记者从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北京朝阳医院了解到,该院目前可开展肾移植、肝移植和肺移植,以及角膜移植,移植数量在北京位居前列。在肾移植方面,该院最早探索开展腹腔镜肾移植,是国内为数不多开展跨血型肾移植的中心之一,目前肾移植数量已突破5000例。知名专家有高居中、管德林、张小东、胡小鹏、王玮等教授。
该院在国内较早开展肺移植,知名教授有侯生才,李辉,胡滨等教授。肝移植方面,该院目前可开展所有肝移植术,李宁,贺强,郎韧等教授为较为知名。
,北京朝阳医院在2017年还成立了专门的OPO科室——器官捐献办公室,目前拥有专职协调员3名,兼职协调员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