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健康传播科学性是首位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间蓉蓉)在信息时代,人们随处可以搜寻到有关医疗保健的各种建议,自封的专家亦爱成天向人兜售“健康秘诀”。其中,最具欺骗性的建议往往带着科学的名义,而事实上,其背后可能既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也没有科学实验的验证。
针对当下一些伪科学的健康传播现象,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指南(试行)》(一下简称《指南》),对各级卫生计生机构开展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9月16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举办了《指南》解读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宣传司司长毛群安、中国健康教育中心陶茂萱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健康教育专家钮文异教授等出席会议,与20多家媒体记者进行了交流沟通。国家卫计委宣传司毛群安司长在会上表示,《指南》的出台对于规范健康信息传播非常有意义,尤其体现出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健康信息不同于其他信息,事关生命,健康信息传播者必须秉承严谨的态度,具有专业素养,严做健康信息把关人。毛司长对如何做出吸引大众的健康信息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个好的健康信息传播者在坚持健康信息的科学性的基础之上,还要有将科学常识转化为通俗语言的能力,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出去,从而影响大众的健康行为,提高百姓健康素养,达到健康教育的目标。
《指南》从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传达及效果三个方面阐述了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的原则、要求、流程、注意事项。《指南》要求,健康科普信息要遵循科学性原则,有可靠的科学证据(遵循询证原则),符合现代医学进展与共识。应尽量引用政府、权威的卫生机构或专业机构发布的行业标准、指南和报告,有确切研究方法且有证据支持的文献等。属于个人或新颖的观点应有同行专家或机构评议意见,或向公众说明是专家个人观点或新发现。指南还强调科普信息传播要注明信息来源与出处,注明作者或审核者的身份,注明信息发布、修订的日期以及科学依据等。
据悉,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的指导之下,中国健康教育中心还将进步一的修订和完善指南,针对不同内容、不容传播渠道和不同传播形式的健康科普做出指南和规范,并着手建设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健康科普资源库,为全国健康科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凡标注来源为“健康时报”或“健康时报网”的稿件均属健康时报社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为“健康时报网”并附上原文链接。如需内容合作,请联系010-6536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