藐视医疗秩序,进入国家级“拉黑”!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持续捍卫医疗秩序,“拉黑”医闹马不停蹄!在医卫界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的努力之下,去年年底相关惩戒举措终于靴子落地。
国家卫健委综合监督局日前公布了首批严重危害医疗秩序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包括倒卖号源、殴打医生、在医院私设灵堂等。按照规定,这193名失信行为人将被联合惩戒5年。这是自去年10月份发改委、卫健委等2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之后,职能部门正式出手“拉黑”各色医闹行为。
此次惩戒之所以有点“不走寻常路”的意味,体现在三个显而易见的层面一是惩戒的级别很高,称之为“国家级信用拉黑”也毫不为过;二是惩戒的范围不小,一切危害医疗秩序的恶行都难逃其咎;三是惩戒的手段雷霆,具体措施包括限制招录(聘)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限制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通报其所在单位等。
医疗秩序,既是民生热点,亦是基层痛点。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暴力伤医”等医卫话题依旧热度不减。人民网两会调查已连续推出18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之下,今年450万人次参与调查的结果显示,有21%的中国网民关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秩序不彰,自然谈不上服务质量。
暴力伤医是全民之痛。规范医疗秩序的制度设计当更为精准、更为细密。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决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线”。铿锵有力的话语,既是对药品、疫苗等敏感领域的警示,亦是对捍卫医疗秩序的提醒。
顶层设计有言,“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向全社会公布首批严重危害医疗秩序典型案例,是拉黑医闹、构建秩序的创新之举一方面,罪得其咎,对违法违规者有所震慑;另一方面,杀鸡儆猴,也会让更多“潜在医闹”明白,藐视医疗秩序的任性行为终究会自受其扰。
信用值千金。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信用惩戒的好处在于“感触更深”。以“国家级拉黑”的姿态,祭出信用惩戒的罚单以规范医疗秩序,是卫健领域公共治理的转型升级。作为一项增量改革的制度设计,让医疗秩序上的失信者寸步难行,必会裨益于更好营造尊医重卫、敬佑生命的新时代医疗秩序。
秩序好,才能服务好;秩序好,才能权责明。规范医疗秩序并非单方保护措施,它同样让患者及家属、乃至全社会都深受其益。全行业、全部门、全流程关注健康有序医疗秩序的构建,全民健康的新征程之上,方会迎来春风十里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