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深化医保改革支实招:加快医疗保障立法、推动医药创新、
北京5月22日电 21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0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京举行。在主题为“2020’声音·责任 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的专场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如何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提高“三医联动”综合治理水平的话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吴清功,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司富春,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药业胡季强,全国人大代表、珍宝岛药业方同华,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毛宗福,参加了本论题的讨论。
论题主持人吴清功概括认为,深化医保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应该包括实行医保代理清单制度,规范政府决策权限,科学界定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基本标准促进医疗保障制度法定化、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完善投资分担机制,均衡个人、用人单位、政府三方筹资缴费行为。还有加强基金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机制,顺应就医直接结算、互联网加医疗和医疗机构服务模式发展的需要。强化协同机制,加强医疗保障领域的立法工作,解决当前医疗保障领域法律体系碎片化,医疗保障法律规范可操作性差,以及现行医院法律法规滞后于医保工作实践和各个领域协同的问题等等这些重点事项。
司富春教授建立和完善中医药防治疫病体系 九方面发力中医药创新发展
“在此次新冠肺炎救治中,中医药全程参与,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彰显了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坚持中西医并重决策的正确。”司富春表示。
司富春建议,建立和完善中医药防治疫病体系,将中医药完全纳入到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特色优势,建立完善中西医并重的疫病防治体制机制,研究建立中医药防疫模式和预测预警防疫方案,加强中医药防治疫病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科学研究体系,加强中医药防治疫病的药物研发和成果推广,建立和完善基层社区中医药防治疫病体系,积极推动中医药参与国际防治疫病活动。
司富春还提出,要加强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我国最具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加快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使其与健康中国理念相融相通,将成为促进健康科技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一种强劲动力。”司富春说。
针对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司富春建议,一是加强中医经典传承,促进中医理论创新,主要通过大数据,对于文献经过收集整理,探索中医药学术规律,创新发展中医药学术理论。二是加强前沿技术引入,借鉴国际先进转化医学研究的发展模式,助力原创性中药研究和促进中医药关键技术创新。三是加强中医药医疗器械创新,建立中医药器械孵化器,加速优秀医疗器械企业产品的培育,尤其要加强影像与传统中医学的深度融合,为中医药诊疗提供可视化的证据,来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四是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促进中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五是加强中医药时疫技术的研发,推进中医药在健康应用中的创新。六是加强中医治疗难治性疾病的研究,不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七是加强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拓展健康服务领域。八是加强多元化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九是加强中医药科普创新,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胡季强代表加快医疗保障立法 依法推进医疗保障事业
胡季强说,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医保部门及时发布了多项应急性政策文件,明确两个确保,有效解除了就诊者与医疗机构后顾之忧,避免了逃避检测与就诊的现象,保障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的落实。为了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医保局及时减半收取企业的医疗保险费用,这些举措为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作为医药产业界的代表,胡季强关心医保目录的制定、调整的规范化、法制化的问题;药品集中采购招标在推进中的规范化,比如某些地方的药品集采存在唯低价是取的做法;还有医保制度如何去支持国内和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医疗保障事关14亿人民健康的事业,国家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和投入体系的建设,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社会慈善和商业保险等多种保障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胡季强表示,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国家企业医疗服务、医疗保险业务,跟三医、患者密切相关,跟社会文明人心安定相关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要依法推进。
方同华代表保持OTC药品入医保政策 减轻患者负担和医保支付压力
在保持OTC药品医保政策方面,方同华认为,将一类OTC药品排除国家医保目录范围,这一政策的调整对全国各医疗机构,广大患者临床用药的选择,以及相关药品生产企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OTC药品是符合国家医保药品遴选标准,具备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特点。一方面,OTC药品在国家医保目录、新药目录占有一定比例,各地医疗经营获取的药品具有渠道便利性,患者对OTC药品认可度高、知晓度高,在临床使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多数OTC药品作为治疗性用药价格合理、疗效确切、疾病覆盖具有广泛性,可以满足公共卫生用药的需求,更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保支付压力。”方同华解释说。
为此,方同华建议,保持国家OTC药品进入医保的政策,在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中,保留现有一类OTC药品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一类OTC药品。国家医保局或可以重新修订《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取消第二章第八条,都按照目录医保范围的一类OTC药品的条款。
,在中药的传承和创新方面,方同华指出“中药真正的传承和创新要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可控、稳定为前提和基础的。”
“为此,国家已经推广全过程生产质量控制,这个生产和数据的积累可以保证药品批次之间的均一性、稳定性、有效安全性。”方同华介绍说。
中药要确保有效,还必须是有效成分的催化剂的提升,方同华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推动技术革新、设备革新、开设绿色通道,确保这些技术能得到应用。
,方同华认为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检测的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也是当务之急。
毛宗福代表加快立法进程、做大基金池 保障中国特色医保制度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医疗保障法律法规除了滞后,法规体系非常不充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毛宗福同样指出,我国医保涉及14亿人口,数百万个机构,千万个从业人员,医保基金撬动的相关技术产品和资金约有十万亿左右。这么大的体量,这么复杂的系统,如果在国家现代化治理当中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支撑,肯定不利于医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毛宗福呼吁加快加速医保高位顶层的立法进程,保障中国特色医保制度健康发展。
毛宗福分析说,当前我国医保制度体系建设面临几大突出问题。“一是目前基本医保里面,职工医保有赖于薪酬水平,居民医保大部分来自于财政,而在我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后,医保筹资增速已经趋缓,这个前提加上突发新冠疫情的冲击,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居民收入、财政收入、税收带来巨大的挑战,是一个重大问题。二是人口老龄化对医保资金也是极大的冲击,我们没有建立专门针对人口老龄化专属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制度,这也是巨大的挑战。三是疫情过后,新常态下,人们对医疗、健康的诉求还会增加,而且会更加重视。”
基于这三点突出矛盾,毛宗福建议,一要千方百计开源,鼓励激励商保产品,做大基金池。二要调结构。现在统筹基金主要是针对大病、住院,这个里面将来怎么更好调结构、建立统一的门诊、统筹基金等也是国际经验。三要激活存量资金,提质增效,化解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短板问题。
对于如何提高三医联动的综合治理水平,毛宗福则建议,在医保方面,要加快医保战略购买实施,理顺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在医药方面,医药行业一定要加快原研药、仿制药创新发展。在医疗服务方面,一定要凸显价值医疗,而且规范临床服务项目、内容、实施临床路径,关键是医疗机构、医疗系统内部要建立价值医疗为导向的内部激励奖惩机制,这个非常重要,这个不建立起来三医联动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