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古老瘟疫的前世今生
在美国纽约东河布朗克斯和里克斯岛之间藏匿着一个废弃的小岛——北兄弟岛。这里曾是麻风病人的家园,自1963年被关闭以来,现在只有鸟儿生活在岛上。
终身隔离,似乎是麻风病人的“宿命”。因为麻风病有着比其他传染病更可怕和可恶的特质,病人因它致残、毁容,外貌变得“人不人鬼不鬼”,这带给正常人无法克服的恐惧。
当前,全球约有20万人还在遭受麻风病的折磨,主要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麻风病人被限制在偏远的居住区,形成一个个几乎不与外界来往的麻风村。病人一旦进村,就很难再出来,即便康复,也不为社会所接纳,难逃歧视、谩骂和侮辱。
卡劳帕帕半岛上的集中营
世外桃源夏威夷也有着人间地狱般的过往莫洛凯岛上的卡劳帕帕半岛,曾经是专门关押麻风病人的地方。
19世纪外国商船带来天花、性病、伤寒等各种疫病,令夏威夷受到重创。据说此前岛上原住民不少于20万人,到1853年已降至7万多人。10年后,麻风病的出现令夏威夷雪上加霜。当时,麻风病被误认为具有高传染性,夏威夷国王卡美哈美哈五世听取美国人请来的德国专家建议,决定将所有麻风病人放逐到特定区域隔离。
按照国王颁布的《防止麻风病扩散法案》规定,进入隔离区就不能回来了,麻风病人被放逐前都签好遗嘱,不愿意进入隔离区的要承担刑事责任。这种强制隔离措施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废除。
卡哈乌利科是夏威夷的第一个麻风病人,1866年1月6日,他和十几位病友率先来到隔离区卡劳帕帕半岛——形似锐角三角形,一面是3000英尺(约914米)高的海上峭壁,两面环海,海里有鲨鱼。政府给他们发了毛毯、农具、种子和牲畜,并定量供水。随后一批批麻风病人陆续被送来。很多麻风病人感到无异于被判死刑,破罐子破摔,开始的几年里岛上死亡率接近50%。
19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殖民者在这里开展残忍的医学试验。他们请来英国医生,将臭虫、蚊子、蜘蛛、跳蚤等放在麻风病人身上,以便从这些动物吸取的血液中提取麻风病病菌。而德国医生让死刑犯做选择,接种麻风病病毒可免于死刑。有死刑犯选择了当小白鼠,两年后被放逐到岛上,又过了8年后去世。
从1866年到1969年,共有8000多人被放逐到卡劳帕帕半岛上的集中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麻风病患者。现在这里到处是坟墓,被改造成国家公园,每天限100名游客参观。乘坐9人小飞机到达半岛,骑驴走过悬崖边的小路,才能得见那段黑暗的历史。
被妖魔化的疾病,被歧视的病人
麻风病令人变得“面目可憎”,全身长满鲜红的斑疹,毛发脱落,肢体萎缩,身上出现水肿或瘤癍。而麻风病的致死过程很长,病人往往要携带着特征显著的恶疾“苟且偷生”。
现在我们知道,麻风病多因卫生条件差和营养不良导致,是名副其实的“穷人病”,但千百年来麻风病带给人们的恐惧挥之不去,这种谈麻风色变的社会态度,至今也未见得完全消散。
与麻风病人所遭受的恶意比起来,恶疾显得不值一提。当时的医学水平解释不了这种怪病,人们认为,这些“不洁”的人惹怒了上帝,因而遭到降罪和惩罚。他们被嫌弃,被驱逐,被迫与现世断绝联系,由此成为无根的“活死人”。
在英国国王亨利一世颁布的针对麻风病人的法令中,就赋予了人们驱逐麻风病人的权利如果麻风病人进入教堂、居住在城市中或者混迹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他的邻居们有充分理由将他驱逐出去;,麻风病人不能立遗嘱,不能享有财产继承权,甚至不能提出诉讼。
对确诊的麻风病人,会有一场象征其在人间阳寿已尽的仪式,或许也可以视作一种人文关怀吧。病人穿着代表死亡的黑色袍子,站在一方挖好的墓地中,神父宣读完一段弥撒后,传教士们铲几抔沙土撒在他们脚下。“你在尘世中逝去,在上帝面前获得新生。”
尽管听起来瘆得慌,但依照基督教的生死观,死亡不过是肉体的离开,灵魂的新生才是朝圣的开始。这实际上体现了中世纪欧洲社会对待麻风病人的矛盾态度,麻风病“内含”上帝给予的特殊考验,但这个考验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精神承受而言都太恐怖了。考验固然神圣,却敌不过人人自危的恐惧,麻风病人被驱逐的命运是无法改写的。在一些落后地区,还出现过将麻风病人烧死、淹死或者活埋的情况。
与人类文明纠缠3000多年,源头仍不清楚
麻风病或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瘟疫,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古埃及已有麻风病人,在第四代法老王宫遗址内发现的陶罐上(公元前1411年—公元前1314年),有类似瘤型麻风“狮面”的刻绘。印度学者根据公元前1400年时的梵文纪典《吠陀》,认为麻风病在印度流行至少3000多年。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瓦片已有令麻风病人远离城市的法律条文。
中国有关麻风病的最早记载,是《战国策》中引用的殷商时期(公元前1066年)箕子漆身以避杀身之祸的史料。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11年)的记载大量增多,例如,有一个叫豫让的刺客,化装成麻风病人,行刺另一个诸侯国的国王。
麻风病的起源很难考证,根据现有记载,埃及、印度和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三大疫源地。欧洲的麻风病是十字军东征(1096年—1291年)的产物,在这场大规模军事扩张活动中,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四世因他麻风病人的身份格外受关注。这位“麻风国王”因病无力治国,耶路撒冷王国也由盛转衰。
中国比较有名的麻风病人,“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算一个。他曾为此求医孙思邈,但药王也回天乏术。《旧唐书·卢照邻传》记载,“因染风疾去官,处太白山中”,卢照邻的好友裴瑾之、韦方质、范履冰等人常给他送药送物资。患病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病梨树赋》,发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诉说自己的痛苦。随着病情加重,卢照邻手足都残废了,终不堪忍受生不如死的折磨,在颍河(今安徽省西北部及河南省东部)投水自尽。
麻风病困扰了人类3000多年,人类与麻风病的斗争也持续了3000多年。
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
处置麻风病人,全世界的方式都很相近,就是集中隔离直至其病故。据记载,早在汉代,我们就有专门收容麻风病人的隔离点——疠迁所,到了唐代又名疠人坊。麻风病人被送到里面的空房子隔离治疗和供养照顾,男女分开管理。
麻风病院在中世纪欧洲更是林立,总共约有19000家,仅法国就2000多家,几乎隔着围墙就是另一家。前面提到的死亡仪式过后,麻风病人脱去黑袍,换上白色麻袍,佩戴一个摇铃,被送往麻风病院,从此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他们宣誓,将所有财产捐给麻风病院,绝对服从院长的管理,严格遵守院里的规章制度。他们吃着粗茶淡饭,男女分隔,不允许异性交往,更不能擅自离开,否则要受到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惩罚。
现代医学揭示了麻风病的机理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极为慢性且传染性较低的疾病。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初,砜类药物治疗麻风病被证明有效后,化学治疗时代来临,麻风病人不再束手等待死亡。
但麻风病人仍然难为社会所接受。1954年,法国慈善家佛勒豪在巴黎发起建立“国际麻风节”,呼吁人们宽容对待麻风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由,鼓励和帮助他们得到与其他病人一样的治疗和生活。此后每年1月的一个星期天,就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时至今日,麻风病在医学上已“不足为患”。多种药物联合化疗能够在6—12个月内完全治愈麻风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避免任何残疾的发生,已经彻底治愈的麻风病患者完全没有传染性。治愈病例不断增多,加上防治措施的普及,在世界范围内消灭麻风病指日可待。尽管如此,人们对麻风病的认识似乎并没有跟上现代医学的步伐。
战胜纠缠人类3000多年的麻风病可以靠科学,那消除社会对麻风病人的恐惧和歧视该靠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