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肾癌患者有了新希望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何志嵩
本报记者 高阳
肾癌是最常见的肾脏肿瘤,又称肾细胞癌。近年来,全球肾癌发病呈上升趋势。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肾癌发病率为6/10万人,年均增长幅度在0.5%-2%之间。目前,男性多发于女性,城市发病高于农村。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于50-70岁。
何志嵩表示,尽管肾癌的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前肾癌发病的增速如此之快,与长期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还与遗传、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等有一定的相关性。肾癌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目前临床上近70%的肾癌发现时是没有症状的,而当病人出现腰疼、血尿、腹部包块等明显症状时,往往意味着到了癌症晚期。
晚期肾癌通常指肿瘤侵犯到肾脏以外的脏器、发生身体的其它部位如肺部、骨骼、肝脏的转移;还有在手术切除肾脏后,复查中又发现其他部位有了新病灶,并确定是转移癌;还有的是没有发生其他部位转移,而是侵袭性的长到比较大的血管中,甚至顺着血管长到心脏中。上述这些情况都属于晚期肾癌,除了最初检查进行的腹部超声、CT或MR等影像学检查之外,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身体其它部位的检查,比如胸部CT、全身骨扫描、头部MR甚至全身PETCT。
在何志嵩看来,定期体检可尽早发现早期肿瘤,及时手术可大大提高患者预后,手术是目前公认的唯一可治愈肾癌的治疗方法。临床上,虽然肿瘤在局部长得比较大,但只要没有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这种类型的肿瘤,理论上讲都有通过手术治愈的可能。可如果已经转移到肺或者骨骼,单纯手术几乎不可能治愈。传统的放化疗手段对肾癌效果也收效不大,“肾脏本身是排毒器官,会把化疗药从细胞中排出,这使得所有的传统化疗药几乎都对肾癌没有效果。在过去,放疗效果也不好,但随着放疗技术设备不断进步,放疗在肾癌治疗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2005年是肾癌治疗的一个分水岭。八九十年代时,晚期肾癌患者主要依靠细胞因子治疗,主要是两种药物一种是白细胞介素-2,一种是干扰素。这类药物的原理就是靠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杀伤肿瘤,道理上虽然说得通,但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收效甚微。想要真正起效,需要给患者大量注射,这会造成患者呼吸障碍等各类严重不良反应,甚至要随时准备进ICU进行监护,经济负担太大,很少在国内开展。目前,这两种药物已从晚期肾癌一线治疗中淡出。
为什么增强人体免疫没有用?何志嵩解释,科学家发现,肿瘤具有一种“免疫逃逸机制”,懂得将自己“伪装”起来,很难被人体免疫系统所发现,增强免疫的方法往往不能奏效。科学研究进一步证实,在肾癌的十多种分型中,84%以上都属于透明细胞癌,这种透明细胞癌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很强的血管新生能力,通过长出血管来攫取其他地方的营养,使自己疯狂生长,最终吞噬掉人的生命。基于这个机制,2005年后进入肾癌的靶向治疗时代,通过抗血管生成药物来抑制肿瘤新血管生成,让它得不到营养,也就是“饿死肿瘤”。
多年临床发现,基于这种机制的靶向药物对晚期肾癌疗效显著,远远好于过去的细胞因子治疗。何志嵩说,这些靶向药物不但可以阻断血管生成,有效控制肿瘤,甚至可以让肿瘤缩小,晚期肾癌患者的总体临床获益率可达到70%-80%。在过去细胞因子时代,晚期肾癌病人的平均寿命是一年左右,进入靶向时代后,患者通常可达到2-2.5年以上的生存期,甚至3年。,“是药三分毒”,靶向药一定也有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手足破溃、皮肤皮疹、口腔黏膜炎、乏力等,这些副作用会给患者带来不适,但对生命威胁不大,而且临床上已经能够通过其他方法来应对和减轻不良反应。
对于晚期肾癌来讲,靶向药物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尤其2006 年,索拉非尼作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肾癌分子靶向药物,开启了国内晚期肾癌靶向治疗的大门。2017年,索拉非尼又进入医保目录,2018年,17种纳入医保目录的抗癌药中,用于肾癌治疗的靶向药物就有培唑帕尼、舒尼替尼、阿西替尼。何志嵩提醒,任何一个治疗方案都要平衡疗效和毒副作用,考虑到患者的身体状况、临床疗效、经济成本、不良反应等方面。索拉非尼作为肾癌靶向治疗的先驱,其疗效与安全性都已得到了充分佐证,目前是我国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之一。
随着靶向治疗持续发展,以及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兴起,晚期肾癌的疗效也在逐步得到改善。何志嵩表示,未来,晚期肾癌的治疗也将步入免疫治疗时代,这种免疫治疗不同于过去的细胞因子治疗,以前是增强免疫,现在是解除肿瘤对免疫的逃逸,让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肿瘤。换句话说,过去是一味地追杀肿瘤,现在是撕下肿瘤的伪装,打击将更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