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心理学
健康饮食 2023-09-16 15:02健康生活www.wozhengxing.cn
微表情心理学这一概念最早在1969年由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提出。当时,一个名叫玛丽的重度抑郁症患者跟主治医生说想要回家看看自己的剑兰和花猫。提出请求时,她显得神情愉悦而放松,不时地眯起眼睛微笑,摆出一副撒娇的模样。但令人震惊的是,玛丽在回家之后,竟尝试了3种方法自杀,所幸未遂。事后,埃克曼将当时的视频反复播放,用慢镜头仔细检视,突然在两帧图像之间看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表情,那是一个生动有强烈的极度痛苦的表情,只持续了不到1/15秒。后来,埃克曼将这类表情称为“微表情”。
下面收录了一些微表情心理学的表现,一起来看看吧。
不同情绪的表现:
(面部表现)
•高兴:人们高兴时的面部动作包括: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
•伤心: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
•害怕: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
•厌恶: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惊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
•轻蔑: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怀疑:右边的眉毛提高。
•忧伤:眉毛刮下来。
•羞愧:低着头,手抚摸额头,作擦汗状。
•不屑:上嘴唇上扬。
•悔恨:脸颊升高;嘴角下撇。
•自责:下巴扬起;嘴角下垂。
•愤怒、生气: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紧张;鼻孔外翻;嘴唇紧闭。
•尴尬:抬起下巴。
•焦虑:咬嘴唇;抓耳朵。
(其他表现)
•吞咽表示情感强烈。
•生气时说话,下巴会不由自主地用力向前伸。
•焦虑的人说话时会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或抵着大腿、摸自己的脸颊靠近耳根部位;说话说话很急,使用手臂或者物体让自己与对方之间形成障碍,若极度焦虑则会说话缓慢轻柔。
•紧张,愤怒,性兴奋三种情绪会使人的瞳孔放大。
•惊奇、害怕的表情在脸上超过一秒的,都是假装的。
•眉毛上扬并挤在一起,那是害怕、担忧和恐惧。
•微笑的时候眨眼睛说明真的想到令人幸福的事,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
•人在害怕时会有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回腿部,准备逃跑,手部会先变冰凉。
说谎的表现:
•说话时眨眼、抿嘴可能有事隐瞒。
•面部两侧表情不对称,很可能在伪装感情。
•抿嘴,很经典的模棱两可的动作
•揉鼻子是在掩饰真相(男人的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痒)。
•注视对方眼睛,有更多眼神交流(为了看看对方是否相信自己的谎言)。
•说话或思考时把手放在鼻子上是想掩饰。
•说话犹豫且重复,语言混乱,音调上扬,明显是在说谎(紧张了)。
•手指指向一边,眼睛却朝另一边看、言行不一(说谎的时候绞尽脑汁编造事实,肢体完全跟不上)。
•说话之后手紧握椅子扶手(不认可自己说的话)。
•右肩微耸一下就是在说假话(单肩抖动是不相信自己的表现)。
•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
•回忆时的眼球朝左下方,编造谎言时的眼球朝右;回忆时会中断眼神交流。
•对问题生硬的重复:“你去过他家吗?”“我没去过他家。”。
•描述一连串的事情,说谎的人可以按虚构好的顺序说,但是却无法倒叙重复。
•摸脖子、手一直摩挲(人说谎的时候,会做出自我安慰的动作使自己安心)。
•若事先准备好了谎言,会强烈希望快点把谎话说完,提问和回答之间的停顿时间很短很短,甚至不足一秒。
•肢体阻抗:向后退一步,表示刚说的话不可信。
•描述的情况时会遗忘某些细节,但能及时纠正,则没有说谎。
微表情心理学只是一个概念,上述表现只是日常生活中看书、积累经验所得,是否科学有待进一步检验。另外,人的心里很复杂,不可仅凭一点微小的表情去套用去鉴定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