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般检查与早期症状解析
对于相当一部分患者,约莫占全体的三到五成,他们的体内会出现一些特定的反应。比如,类风湿因子与抗核抗体的阳性反应,血沉速度加快,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出现,冷球蛋白也呈现阳性,甚至嗜酸细胞数量增多。这些信号,都是我们关注与诊断的线索。
呼吸功能的深度探索:血气分析与肺功能测定
在血气分析方面,患者早期可能出现低氧血症,但并不伴随高碳酸血症。随着病情的进展,高碳酸血症可能会在晚期出现。值得注意的是,低氧血症往往与用力或运动有关,在这些情况下,低氧血症的状况会进一步恶化。
而在肺功能测定方面,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风障碍。肺活量、功能残气量、肺总值等所有关于肺容量的数值都会出现显著的下降。肺的顺应性和弥散功能也会有明显的降低,其中弥散功能的下降出现得较早,且检出率较高。
支气管与肺部深入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肺活检
当我们深入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时,会发现其中炎症细胞增多,肥大细胞尤为显著。而开胸或胸腔镜肺活检被认为是本病的诊断“金标准”。为了获取肺部具有代表性的标本,我们需要在至少两个不同的部位进行活检。应避免在肺尖和中叶取样,主要在同一侧的上叶和下叶进行活检,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炎症和纤维化的范围,对确定肺泡炎的活动程度和最终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从组织病理的表现来看,早期肺部肉眼观察可能并无明显异常。但微观下,我们可以看到肺泡壁、肺泡、支气管周围出现了淋巴细胞的聚集以及浆细胞的浸润,偶尔还能观察到嗜酸性粒细胞的身影。到了晚期,肺部则呈现出弥漫性的蜂窝状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正常肺组织、间质炎症、纤维化和蜂窝状变化在肺部的分布并不均匀,其中周围肺组织的病变最为严重。间质炎症呈现出片状分布的特点,包括肺泡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同时伴有肺泡Ⅱ细胞的增生。这一切的病理变化,都为我们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