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是什么,通草的功效和作用
通草是什么,通草的功效和作用通草是一种中药,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长得象灯心,质地象海绵泡沫一样,一条条圆圆长长的,民间常用其为孕妇下奶之用。
通草又称白通草、离南、活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秋季选择生长2——3年的植株,割取地上茎,截成段,趁鲜时取出茎髓,理直,晒干即可入药。将散在的通草加工制成方形薄片,微透明,平滑,洁白,似纸质而轻软,称为“方通草”,加工时修切下来的边条,称为“丝通草”,主产于云贵、两湖、广西、台湾等地。
归肺、胃经,清势利水;通乳,用于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下。
《中药大全》通草的记载通草为较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植物来源复杂。商品主要分空心通草和实心通草两类。两者同等药用,以前者为主。
空心通草
别名大通草,通脱木。
来源为五加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多为野生。
产地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广西和台湾等地。
性状鉴别茎髓圆柱形,长约30——50厘米,直径1.5——2厘米。表面洁白色,有纵向纹理。中央有直径约0.5——1厘米的半透明圆形薄膜,纵剖后可见排列整齐的间隔。体极轻而疏松,浮于水,并有吸湿性。易折断,折断面平坦,显银白色闪光。气无,味淡。
以条粗壮,色洁白,中央有薄膜者为佳。
实心通草
别名小通草、通草棍。
来源为旌节花科小乔木植物通条树及其同属植物的干燥茎髓。均为野生。
产地四川、湖北、江西、广西、山西、甘肃等地。
性状鉴别茎髓呈细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4——1厘米。表面白色或微黄色,平台,无纵向纹理,质松软,可弯曲,手捏能使其变形。断面洁白色,无空心。水浸后外表及断面均有粘滑感。气无,味淡。
以条均匀,色白,无霉斑者为佳。
主要成分空心通草含肌醇。
【通草补充信息】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通草、朱砂制通草,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通草的功效与作用
(一)通草的药理作用
通气下乳。
可用于乳汁不通或乳汁稀少症妇女产后乳汁不通或乳汁稀少,有因寒、因热,或因脾胃素虚,肝气郁结所致,故有散寒泄热,健脾胃,舒肝解郁之治。通草治乳汁不通是因其性极好通利,入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故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乳汁不通证。历代医家对其通气下乳之性均予以肯定。如《日华子本草》曰“通草可催生,下胞,下乳。”《本草求真》亦日其“兼入胃,邋气上达而下乳汁之为耳。”
《本草纲目》记载“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引热下降而利小便,通气上达而下乳汁。临床上西药常作为通乳药而使用。通草味甘不苦,可作药膳,或治疗产后乳汁不通。民间有通乳的食疗验方通草、王不留行子,煮猪爪子或河鲫鱼,喝汤和食猪爪或鱼肉,有一定的疗效。
通利血脉。
可用于厥寒证。厥寒证为素体厥阴肝血不足,感受寒邪,气血因寒凝阻滞而不畅,血不能通达四肢,脉无气血充盈,脏腑因经脉阻滞而失养。症见手足不温或厥寒,脉细欲绝,小腹冷疼,或寒疝疼痛,妇女月经衍期。经行量少色暗不畅等通草其性通利善通阴阳,内通九窍,外通营血。《神农本经》日其可“通利九窍血脉关节。早在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就用其通利之性治疗厥寒证。《伤寒论》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在以上二方中,均以通草通利经脉,利气血之行,调营卫之和,气血通,营卫通,手足自温,脉细欲绝自解。
利水渗湿。
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在此经气化而成小便,排出体外,若膀胱功能失常,气化不通,则出现小便异常。通草味甘淡,性微寒,取其气,用其味,可清热利湿,用于热与湿结于膀胱所致小便短赤或淋证。《本草求真》曰“入肺,引热下降,及利小便,通淋治肿。” 然通草体轻气薄,若舍其气,用于味,则可淡渗利湿,用于偏渗小便不利证。《医宗必读·小便闭癃》曰“……又或有水液只渗大肠,小便因而燥渴,宜以淡渗之品茯苓、猪苓、通草、泽泻之类。”
治疗鼻塞。
当气息不通闻不到东西时,可以用通草、细辛和附子等量磨成磨,和蜜一起混合,裹上布塞入鼻子中。
利尿。
水煎剂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能明显增加钾离子排出,对钠、氯离子排出无明显影响。
降脂。
通草能促进肝脏中的脂肪代谢,有降低血脂作用。
促进钙吸收。
通草能促进钙的吸收。
(二)通草的性味归经
【性味】 甘淡,凉。
①《本草拾遗》"无毒。"
②《医学启源》"气平,味甘。"
③《本草蒙筌》"味甘淡,气平。"
④《纲目》"甘淡,寒,无毒。"
【归经】 入肺、胃经。
①《纲目》"入太阴肺、阳明胃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小肠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太阳,手少阴、太阳。"
【功能主治】 泻肺,利小便,下乳汁。治小便不利,淋病,水肿,产妇乳汁不通,目昏,鼻塞。
①《日华子本草》"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
②《本草图经》"利小便,兼解诸药毒。"
③《医学启源》"除水肿癃闭,治五淋。《主治秘诀》云,泻肺。"
④《本草缶要》"治目昏耳聋,鼻塞失音。"
⑤《长沙药解》"通经闭,疗黄疸,消痈疽,利鼻痈,除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