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赵继宗:不懈创新
受访专家
赵继宗,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外科医学家、第五届人民名医·特别致敬获得者、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擅长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胶质瘤、脑卒中、脑出血、复杂性脑血管疾病等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特需)、周三上午(特需)
赵继宗院士。曹子豪摄
(健康时报 记者 毛圆圆 实习记者 李爽)既要最大程度上去除病灶,又必须尽可能地保护神经功能,这是所有神经外科医生一生都要面临充满矛盾的双重压力!
赵继宗院士在国内率先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将神经外科手术从脑结构性保护推向脑功能保护新高,使我国神经外科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将神经外科微创技术引入中国,并经过多年不懈的创新,开创了国内经硬脑膜外——下入路夹闭眼动脉瘤,建立国际最大动脉瘤标本库;发现汉族脑动脉瘤患病相关一组候选基因……
这些成就是一座座里程碑,推动了我国脑血管外科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先天性脑动静脉畸形
头剧烈疼痛且呕吐等需尽早手术
门诊现场李先生2009年查出患有颅内动静脉畸形,头部经常出现长时间的持续性剧烈疼痛,且伴有呕吐、视力下降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后显示他是罕见巨大的先天性血管畸形!赵继宗院士历时11个半小时后成功切除畸形血管团。如今这个小伙已成家立业,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后遗症。
赵继宗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局部脑血管发生的变异,在病变部位脑动脉和脑静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致使动脉与静脉不能直接相同,形成短路,导致一系列脑血流动力紊乱。
这个患者在神经密布、血运丰富的大脑左侧区域,被一片黑压压的血管团笼罩着,形似一朵 “蘑菇云”,直径约有8厘米长,占据了大脑的1/4。
在当地医院,他已经先后两次做了介入栓塞手术,都因畸形血管团巨大,几枚微弹簧圈虽然放进病灶血管内,术后根本没起到治疗效果。
面对如此罕见巨大的先天性血管畸形,我们团队立即联合麻醉、重症监护和护理人员组成手术组进行了会诊,讨论切除这个畸形血管团。但做手术,随时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并发症;而不手术,患者的生命就难保。
最终,在争得患者父母同意后,决定为其实施开颅脑动静脉畸形全切除手术,术中发现病变周围有诸多引流静脉与穿通血管粘连在一起,供血动脉分支交错不清,历时11个半小时后,最终切除直径约8厘米大的颅内动静脉畸形团。这一手术也成为了当时天坛医院最复杂的手术之一。
虽然十几年过去了,但目前,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依然较为复杂,对于一些未破裂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可以暂时不做治疗,定期复查。手术则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协作团队共同评估后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才能保证患者的康复。
赵继宗院士为患者问诊。曹子豪摄
颅脑外伤
正确应对“头部外伤后神经性反应”
门诊现场经历过大爆炸事故,张先生的颅脑外伤很严重,不过在当地医院清除的脑内血肿比较干净,颅骨修补得也不错。,他术后一直诉说头痛、头晕,没办法回归工作。在其他医院做了多次脑部CT、磁共振检查,都没有查出原因。
赵继宗在长达40余年的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目睹过很多这样的病例一些病人的头部损伤原本并不严重,经过适当治疗后完全可以恢复。但长期负面心理暗示带来的精神压力却导致患者出现一些迁延不愈的症状,如眩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这种“头部外伤后神经性反应”在头部受创的病人中经常可以见到,其所导致的后果,有时甚至比头部外伤本身更加严重,有些人没有及时采取心理治疗,导致独立生活的能力都丧失了。
与一般的肢体创伤不同,颅脑外伤病人很难通过视觉、触觉等判断自己的伤势是否痊愈。,在人们的认知中,大脑至关重要又具有一定“神秘色彩”,颅脑外伤病人往往过于担心自己的伤情。
建议,患者的亲属和周围的朋友应当在专科精神科医师、康复科医师的指导下,帮助患者理性认识自身伤情,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工作,切勿过分照顾。
赵继宗院士为患者写下医嘱。曹子豪摄
脑胶质瘤
术前先了解手术的优缺点
门诊现场“我爸40年前20多岁时就常常头疼,当时找了个偏方治,不头疼后就没管。最近总是睡不好、头晕,体检时做了脑部磁共振,说是有个肿瘤。”从河北衡水来的小刘说。赵继宗院士看了影像片子后,肯定地判断是胶质瘤,建议手术治疗,如果不想做手术可以先放化疗,不能再让肿瘤长更大了。
赵继宗脑胶质瘤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可分为肿瘤切除术和病理活检术。由于这位患者的胶质瘤是侵袭状态生长,边界不清、无包膜,可以判断是恶性胶质瘤,手术治疗原则是最大范围安全切除。
但他的胶质瘤长得比较深、位置靠近脑干中间,可能会影响掌控躯体感觉、运动、视力障碍、高级认知神经功能等的神经,手术会很复杂。
这就像是一个内核烂掉的苹果,如果要把苹果核切掉,那就必须要刨开整个苹果。
如果切多了会累及功能区,导致不同程度的瘫痪,切少了会让恶性肿瘤弥漫,容易复发。这不仅对术者来说是挑战,对于患者来说也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门诊中就会把手术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给患者和家属讲清楚,他们考虑后可以再做决定是直接做手术切除肿瘤,还是先做活检手术、病理分析然后放化疗。
赵继宗院士为患者开诊疗方案。曹子豪摄
颅内动脉瘤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需评估心肺功能
门诊现场来自武汉的刘先生,上个月因一次体检查出动脉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肺结节。5月份高血压达到190,糖尿病餐前血糖6.5,然后餐后两小时是九点几。偶尔会出现右手左手发麻的症状,有吸烟史,平时有饮酒的习惯。这次来是想咨询麻醉之后是否会出现偏瘫,以及能否推迟手术继续观察一到两年。
赵继宗经过查看影像报告,该患者有两个动脉瘤和血管狭窄,建议住院。需要注意的是,检查结果出来以后,麻醉中心需要评估一下心肺功能,来判断患者能否承受麻醉及术后心血管风险,确保患者手术当中和手术以后的安全。
目前,已经有多项临床研究均表明,高血压是动脉瘤增长及破裂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研究通过人工智能建立了动脉瘤破裂或增长预测模型显示,高血压是动脉瘤不稳定的危险因素。
也有多项研究提示,吸烟也与动脉瘤发生显著相关,会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动脉瘤的破裂危险因素还有既往有过动脉瘤破裂出血、家族中有动脉瘤病史等。当动脉瘤患者伴有以上危险因素时,需要尽可能地控好血压、血糖,吸烟人群应尽早戒烟,而且要考虑更积极处理动脉瘤。
这位患者不仅有高血压,还有吸烟史,罹患有其他慢性病,这无疑为动脉瘤的发生提供了诱发因素,也为手术带来了更多的风险。
由于没有其他症状,患者还询问能否观察一两年再做手术,其实,当动脉瘤的大小、形状、多发性、患者的年龄达到手术指征时,建议尽早进行手术,以防动脉瘤发生破裂。要知道,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出血,可以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脑血管痉挛等,患者将处于比较危急的状态,大约有1/3的患者在出血后即死亡
赵继宗院士认真查阅患者的病情。曹子豪摄
门诊见闻
6点半到医院,8点准时到达诊室,10点之后还要去做两台手术......这是赵继宗院士工作的常态。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的赵继宗院士,已经在神经外科领域辛勤耕耘近50年。从1975年起,他就开始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在微创神经外科、脑血管外科和脑认知转化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
他主持国家“九五”至“十二五”脑血管病外科治疗攻关(支撑)项目,攻克巨大动静脉畸形和复杂动脉瘤外科治疗关键技术;推广脑出血规范化微创手术技术,在全国普及烟雾病诊断和外科治疗;2016年赵继宗团队主持国家“十三五”项目“复杂性脑血管病复合手术新模式治疗”;2022年赵继宗团队主持国家“十四五”项目“脑心共患病的临床诊疗体系建立及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并参与“泛血管疾病筛查、系统评价及防治体系研究”,提出“脑心同治”、“网络神经外科”理论并付诸实施。
在赵继宗院士的门诊中,接诊的第一位患者是术后出现了语言障碍、行动障碍,患者拉着赵继宗院士的手,一直在焦急地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但很遗憾的是,发出的声音却是“嗯嗯嗯嗯嗯”,很难听懂她说的是什么。
赵继宗院士为患者做诊断。曹子豪摄
但赵继宗院士任由患者拉着他的手,一直注视着患者的眼睛,努力地去听患者在说什么“别着急,慢慢说”“我听到了,帮忙,一定帮忙”,赵院士在一直耐心地回复着患者。
回答完患者家属的所有问题,家人正准备推着患者离开诊室时,患者又一次拉住了赵继宗院士的手,这次她说的话,我们都听懂了“谢谢谢谢”。
2022年,赵继宗院士获得了第五届人民名医·特别致敬称号。他笑着说“我就是一个普通大夫。”“医生需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上去换位思考,如果这个病长在了那你身上,你会有什么体会?你需要医生或周围的人怎么帮你?当你想过这些问题,你对每个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才能更贴切。如果每一个医生都站在这个位置上替病人着想,可能很多事就很容易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