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
龙抬头的来历及寓意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得好,“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从这句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龙头节的到来预示着春耕的开始,所以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起源一龙掌雨水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天上“龙抬头”的,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起源二百虫复苏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起源三天文学——角宿初露
“二月二,龙抬头”源自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青龙七宿开始出现在东方,万物此时开始真正复苏,春天真的来了。青龙七宿,又叫苍龙七宿,是古代中国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角、亢、氐、房、心、尾、箕,分别是青龙的龙角、咽喉、前足、胸、龙心、龙尾、龙尾摇摆形成的旋风,属性分别是木、金、土、日、月、火、水。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宿。又将其按方位及季节和四象,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分别将各宫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