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简介(陶弘景号称山中丞相,有人了解吗

生活常识 2023-04-17 09:54生活常识www.wozhengxing.cn
陶弘景出生在南朝刘宋时期,南京江宁人。将要出生时,母亲郝夫人梦见一条青龙从身体里游出,直飞冲天。抬头一看,这条龙没有尾巴。她把这个梦告诉了自己的闺蜜,一个尼姑子。尼姑说,“你啊,肯定会生个男孩。这个孩子必定有非凡成就。不过,他可能会出家,没有后代。”果然,小时候的陶弘景表现便异于常人。他读书非常勤奋,年轻时就有才子之誉。十岁的时候,读到葛洪撰写的《神仙传》,确立了要修炼成仙的理想。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真修炼成仙了呢?不想做神仙的读书人,不是一个好道士。齐朝取代宋朝,在齐高祖萧道成当政期间,陶弘景担任各种文职官员。他不喜欢掺和是非斗争,仕途不顺利。宦海沉浮,到36岁,仍只是个六品小官。眼见升官无望,遂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陶弘景把官服挂在皇宫的神虎门上,想来个不辞而别。他的一个朋友劝住了他,“当今皇帝可是一个性情严格、不许人做出格事情的人,你这样干,会触怒皇帝的!”陶弘景想了好久,也对,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认怂吧。赶紧补了一封辞职信递交上去。“外面风光好,我想去修炼”。皇帝同意了。让陶弘景没想到的是,在辞官之后,反而声名大振。这也难免,当时很多人都是以归隐来博取名声的,所谓“终南捷径”是也。但陶弘景是真入山修行,他找的这座山,便是著名的茅山。陶弘景拜孙游岳为师,学习道教的符图经法;在茅山上,又发现了很多杨曦真人等传下来的手书真迹,道法大进。做为一名有才华、有责任感的道士,陶弘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抵御住佛教的冲击。佛教是在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基础上,改造和创新教义而形成,有一套完整而严密的系统。道教就不同了。道教是在我国古代的原始信仰上发展而来,巫术、方术等无所不包;各种神灵精怪,也都被吸纳进来,还不断将历史人物神仙化。,道教神殿里杂乱地坐着各种来路的神仙。陶弘景自觉地承担起了整顿和发展道教的责任。他写了《真诰》,记载传道、修道那些事儿。还干了一件让太上老君很恼火的事情—排定神仙座次。如果把神仙分为七等,你会把太上老君排在第几等?第一还是第二?不能低于这两等吧?陶弘景写了《真灵位业图》,排定神仙位次。不好意思,太上老君得委屈一下,排在第四等。第一等玉清仙境的主神元始天尊。第二等的主神为玄皇大道君,第二等的其他神还有魏华存等。第三等的主神为太极金阙帝君,其他神还有庄子、孔子等。好吧,终于轮到太上老君了,第四等。为什么道教教主太上老君地位这么低呢?原来,陶弘景不仅要和佛教抗争,还得和道教内的其他派别斗争。太上老君是天师道信奉的最高神,但陶弘景属上清派,上清派正是从天师道脱离出来的,打压一下太上老君很正常。上清派的创始人魏华存,便被排在等二等神仙的位置上,比太上老君高出两个层次呢。太上老君气得够呛,从此失去了最高尊神的地位。哪怕到了唐朝,被李唐皇家认了亲,还没能彻底扭转影响。一入宋朝,便被道士们拼凑出一个玉皇大帝死死地压在头上。太上老君只好去兜率天宫练他的仙丹。作为上清派的第九代传人,陶弘景为了宗派可算是煞费苦心;他长期在茅山修行,,上清派从此被称为茅山宗。天下闻名的茅山道士由此而来。南朝是个动荡的朝代,“皇帝轮流座,今年到我家”。萧衍取代南齐,获得帝位。陶弘景敏锐地发现了壮大茅山宗的大机遇,派人给皇帝送送去了新朝代的名字“梁”。萧衍欣然答应,萧衍才会被称为梁武帝。如同一个新生的婴儿,父亲不取名,把这个权力让渡给他人,那么取名的这个人是至亲,要么是高人。给新王朝取名的陶弘景兼而有之,既是高人,又是新皇帝年少时便相识的好朋友。,梁武帝多次召请陶弘景出山。陶弘景潜心修首,曾作诗一首答复萧衍“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首诗,便拿去与最优秀的唐诗相比,也毫不逊色。在山林修道的陶弘景也想低调,可实力不允许。每当朝中有大事需要决断,梁武帝总派人到茅山找陶弘景咨询。当时人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高人的优秀总超出我们的想像力。陶弘景不但修道,对儒家、天文历法、医药学等都有很深的研究。写了很多专业书籍,如《肘后百一方》等。在练丹的过程中,对冶练这门手艺也有深刻的理解,他曾制作了两把宝刀,献给梁武帝,被当成传位的信物赐给了太子萧纲。艺多不压身的陶弘景,对于道士的看家本领--练丹,更是深有心得,也经常把练好的金丹送给皇帝。他在茅山练出上好金丹,取了个极威风的名字“九转神丹”。但他自己却不敢吃,据说在犹豫要不要服用的时候,忽然看见有一个人向他走来,朦朦胧胧像在烟云中,对他说,“不要试,试也得不到。......”看来是有神仙提醒。可是在他自己的著作《周氏冥通记》中,明明白白地记载,徒弟周子良就是吃了练制的金丹死了。金丹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啊。十项全能的陶弘景,有很多的事迹、著作流传下来。但除了出生前母亲的一个奇怪的梦,几乎没有神异事迹流传。唯一与神异沾点边的只有一首诗“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夷甫、平叔分别指魏晋时期的清淡领袖王衍和何晏。当时梁朝清淡渐成风气,陶弘景非常忧虑,但他也管不着身后事了。公元536年,陶弘景逝世,享年81岁。十二年后,羯族人侯景起兵叛乱,占据了昭阳殿,将梁武帝活活饿死。

Copyright@2015-2025 www.wozhengxing.cn 我整形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