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保卫战-血战四平深度解析?
四平保卫战详细讲解?
四平保卫战,是东北解放军于1946年春,实施战略退却中进行的一场重要的城市防御战,它对配合后来的东北停战谈判,以及阻止国民党军向北满解放区大举进攻,起了重要作用。
四平保卫战发生的背景
1946年3月12日,苏军开始由沈阳沿中长路逐步北撤回国。国民党军于13日进占了沈阳,并以沈阳为基地快速向周围扩张,先后占领了解放军先前控制的辽阳、抚顺、铁岭等地。
之后,国民党又不顾三人小组在3月27日达成的《调处东北停战的协议》,于3月31日集中五个师的兵力,沿沈阳至长春铁路北犯,企图乘虚抢占四平和长春。
中共方面为促进和平解决东北问题和创造尔后对敌斗争的有利形势,指示东北解放军要不惜牺牲,坚决守卫四平。东北解放军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在四平以南开原以北地区阻击敌人,揭开了四平保卫战的序幕。
1946年4月至6月进行了什么保卫战?
1946年4月爆发的四平保卫战,是我军战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保卫战。这场大战,是国共双方在东北大地上第一次硬碰硬的较量,鏖战时间长,影响非常大。某种程度上说,这次作战成了国共双方在东北战场战略态势转变的一个分水岭。
杜聿明倚仗着综合优势,把“顺风仗”打得更加顺风顺水。林彪不得不率部撤出四平,一直北退到松花江,一时陷入最低谷。
血战四平深度解析?
1947年6月,四平攻坚战打响了。守卫四平的是老蒋的嫡系将领71军军长陈明仁。此人是湖南人,毕业于黄埔一期,参加过北伐和东征,以作战勇猛和敢打硬仗而获得老蒋的赏识。71军由老蒋的警卫部队改编而成,下辖87、88、91三个师,是老蒋嫡系中的嫡系,装备胜过其他任何蒋军部队,战斗力极其强悍。
据说,四平战前,陈明仁抬出了为自己准备的棺材,并写好了遗嘱。由此可见,这场战斗注定是非常惨烈的。在四平之战中,有一个师打出了名号,被誉为“攻坚之最强硬之部队”,这支部队便是东野6纵的17师。四平战役,17师负责在南面佯攻,随后参加攻城战斗。血战八天八夜后,第九天,17师的49、50、51三个团都打进了市中心,开始向陈明仁的71军军部逼近。71军军部是一座日本小学的教学楼,不仅高,而且非常坚固。这是71军的一座大楼,楼内守军是71军的精锐部队直属特务团。团长是陈明仁的胞弟陈明信。
激战开始,负责主攻的是17师51团。由于敌军的防御力过于强悍,51团连续几次进攻均以失败告终。一批批爆破和突击队员牺牲在楼前,楼前地面上鲜血浓浓的,一滩一滩,又汇成一片一片。下午2时,51团1营3连受命发起进攻。白天视野暴露,不利于突击,为减少伤亡,连指导员 刘梅村 决定智取“爆破手,上!”一名名叫 常友 的爆破手,行动迅速,连续炸飞了敌人几道铁丝网。而后,又拿着炸药包,炸掉了城墙的几块砖,露出了一个黑乎乎的漏洞。常友见状,已经撤退的他,又拿着炸药包迅速向大楼靠近。
刹那间,所有的火力都对准了常友,他左躲右闪,来到了大楼附近的一道水泥砍等待着时机。突然,他动了,飞速地向大楼靠近。可敌人的火力也随之袭来,常友中了一枪,栽在地上,又迅速站起来,摇摇晃晃地来到了楼下。他将两包炸药叠加在一起,捂着肚子里的伤口,拉起了导火线。“轰隆”,伴随着一声巨响,常友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炸药响了,“杀啊”准备已久的突击队疯狂地涌进突破口。此时,敌团长 陈明信 的头上包着红布,率领敢死队展开疯狂反扑。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3连才击退了敢死队。
可是,他们刚刚把机枪架好,换上子弹, 敌军又疯狂地反扑过来了。更重要的是,突破口竟然被敌军堵住了,这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51团大部无法进来,而3连面临着被包围的绝境,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