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会
基本解释
共济会 -简介
共济会,英文字面之意为自由石工(Free-Mason)。根据其文献《共济会宪章》(传说1701年写成,于1723年正式初版)第一部《历史篇》的解释,共济会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这一年被共济会称为光明之年(Anno
Lucis),他们自称为该隐的后人,通晓天文地理及宇宙的奥秘。有人说共济会起源于参加建造古巴比伦巴别塔的石工职人工会;但另一个说法是,共济会起源于建造所罗门的耶路撒冷神殿的石匠们。
共济会 - 历史
共济会代表性标志 圆规+曲尺
近代的共济会(Freemasons)成立于18世纪的英国,是18世纪欧洲的一种带有乌托邦性质及宗教色彩的兄弟会性质组织。1716年之前,伦敦的四个酒馆中聚集着贵族和高级神职人员,举办高级俱乐部聚会,内容是社交活动、娱乐和饮食,这些人正是近代共济会的真正创立者。
1717年6月24日圣约翰日,四个会所(Lodge)的共济会会员(Mason)联合成立了第一个总会所(Grand
Lodge),会员投票选出安松·塞亚为第一代总导师(Grand
Master),这一天也就是近代共济会运动的开端。而这一时期也正值传奇的蔷薇十字运动的影响消退之际,近代共济会摆脱了石工团体的实践性质,成为思想性的石工、亦即投身社会改革的政治团体。
共济会作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地下组织,总部设于伦敦市中心高芬园,宣扬博爱的思想,以及美德精神,追寻人类生存意义,号召建立和平理想的国家。世界上众多著名人士都是共济会成员。全世界会员约有5百万人,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会籍上约有48万名会员,美国境内也有约2百万名会员。
共济会 - 标志
共济会代表性标志这个由经典、方矩和圆规组成的象征符号(寓意画)是共济会最基本的代表性徽章,方矩和圆规都是石工测绘使用的工具,在共济会思想中它们代表着会员完善自身所使用的道具。每一个共济会会所几乎都饰有方矩与圆规的符号,它可能由印度古代坦陀罗教(Tantrism)的象征符号六芒星(Hexagram)变化而来,曲尺代表六芒星中向下的正三角形真理、而分规代表向上的正三角形道德,两者的结合代表阴阳调和、真理和道德的和谐、行动和节制的规范,从而完成伟大的作业。
在炼金术中,通过化学的婚礼而出现的这种完成体称为两性共有(Androgyne),是喀巴拉思想中人类的真正完全状态最初之人(Adam
Qadmon,光之巨人)。分规、曲尺和法典在共济会中被看作会所的家具,是会员完成个人实践、突破三重黑暗、重见理性光明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被称为三重伟大之光(三大明光)。
共济会 - 组织结构
目标
18世纪共济会入会仪式
共济会的思想建立在会员平等、社会启蒙和公共慈善事业基础之上,能与各种宗教、哲学思想并存。它把上帝视为“伟大的建筑师”,追求“心灵教堂”的建设和道德“自我完善”。共济会要求会员们在道德上要不断完善,从而成为“理论上的石匠工人”,会员间要以“兄弟”般相处,精诚团结、相互帮助,提出了“自由、平等和友爱”的口号。
共济会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超越民族、国家、宗教和文化的世界统一体,和谐、仁慈、公正和人道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导原则,“理性”是处理一切事务的主要依据。共济会企图实现与人为善和社会公正,主张缩小教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和民族歧视,认为宗教和国家是人类自我完善过程中的障碍,应该消灭。
结构
共济会有着严密的思想体系和组织形式,它的基层组织机构为共济会支部,支部的领袖为支部师傅,以各个支部为基础又组成高一级的共济会分会。18、19世纪比较有名的共济会分会有“玫瑰红十字”、“法国大东方”分会等。共济会员之间相互以神秘的暗语为标识进行联系,一个人可以加入共济会的几个不同支部。
共济会主张在其组织内部传授并执行协会的秘密互助纲领,强调会员的道德、慈善以及遵守当地法律,原则上只有白人男性可以加入,但实际上在俄罗斯等一些国家也有女性参加。共济会的各种仪式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其纲领吸收了很多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思想内容,其会员必须是相信上帝的存在并坚信灵魂不灭说的成年男子,故它常常被误认为是基督教组织。
共济会景仰7种技艺,即语法学、逻辑学、雄辩术、算术学、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认为这7种技艺是通往智慧殿堂和通向真理之路的7个不同梯级,共济会员应该了解所有这7种知识。大部分共济会将其成员划为3个等级学徒、师兄弟及师傅,大师傅为其体系内最高级别的席位。
共济会 - 会员制度
海勒姆——Hiram Abiff
18世纪共济会入会仪式如要加入共济会,必须先受共济会会员推荐,而且早期时入会之后,不得向他人揭露其会员身份。而根据共济会传说,共济会的始祖为海勒姆
(Hiram
Abiff),他是建造耶路撒冷神殿的重要石匠之一,因被三个妒忌他地位及技能的工匠所杀,埋于殿内的青铜墓里,但不久即将再度复活。,凡加入共济会者,都要举行一场象征死亡及复活的仪式。
虽然初期共济会仍旧奉行严守内部秘密的规定,1745年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的一本书籍完全暴露了共济会内部的规定、活动内容甚至入会礼仪等细节。共济会也将活动更加公开化,会员并不隐瞒自己的身份,他们也更公开地进行慈善活动,会员的阶层也逐渐向中产阶级转化。现代的共济会除了内部各级别的暗语及手势仍旧保密之外,其余活动基本上全部公开。
现在(截止2009年5月)的共济会大约有600万名会员,其中英国约100万、美国约400万、法国约7万。部分会员更几乎占满了西方近代史的每一页,包括英国等欧洲王室成员和美国历任总统。
共济会 - 代表人物
世界上众多著名人士都是共济会成员,如孟德斯鸠、歌德、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腓特烈大帝、乔治·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马克·吐温、柯南道尔、丘吉尔、亨利·福特、爱迪生、蒋纬国等。
共济会 - 主要活动
历史上,对于一些国家的“持不同政见者”和野心家来说,共济会还是一个寻找自己梦想的“乐土”,共济会不但给他们提供了彼此交流的媒介,也使他们的思想更容易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社会上由此引发的“共济会密谋”传言也此起彼伏。以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为例,从保罗一世的莫名死去,到十二月党人起义,再到1917年的二月革命,俄国政界中到处都充斥着有关共济会密谋的言论。
当代的共济会广泛分布于欧美各个国家。2002年4月4日,德国邮政部门特意发行了一枚由保罗·埃弗特设计的邮票,借以纪念德国共济会博物馆建立100周年。,据德国爱尔兰根大学教授朗密榭先生介绍,现在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中有很多党员是共济会会员,而且在他2005年来中国访问讲学之前也看到过德国共济会在报纸上做的广告。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共济会在俄罗斯、乌某克某兰国等一些东欧国家又重新恢复了自己的组织机构和活动。共济会在美国的影响更是广泛,据一些访美学者观察,现在“在美国最偏远的村落里也能看到共济会的活动”。
共济会 - 阴谋论
不少历史学家认为,共济会是支配世界的阴谋组织。从法国革命、美国独立,到俄罗斯革命、以色列复国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是由共济会促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也很流行共济会世界战略的说法。多数的历史学家也证明了共济会会员曾在这些事件中活跃过。关于此事,日本教育电台亦曾经报道过。
而神秘学家格诺则认为,现在操纵欧洲的国际犹太和美国东部体制的共济会都是假的。因为他本人曾经加入真正的共济会,而且不久后,隐退到埃及,于1995年在埃及过世。格诺说,世界闻名的共济会只是在模仿真正的共济会,该组织是真的,只是最下级的石匠组织而已。
共济会 - 发展
美国共济会
罗斯切尔德家族创始人——梅耶·A·鲍尔(Mayer Amschel Bauer)
林肯和肯尼迪不是“共济会”会员(从华盛顿开始,美国历任总统唯一的两位不是共济会的会员)。要看看美元这个当今世界主要结算货币的本性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美联储是完全私人性质的中央银行,go-vern-ment在美联储占有的股份是零,美国go-vern-ment根本没有货币发行权。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美国go-vern-ment
最终丧失了仅剩的“白银美元”的发行权。美国go-vern-ment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人民的未来税收(国债),抵押给私有的美联储,由美联储来发行“美联储券”,这就是“美元”。
美国将中央银行称为“美联储”也颇有一段来历。由于18世纪末期私人性质的中央银行名称始终与英国的国际银行家阴谋联系过紧,美联储的总设计师保罗·沃伯格用联邦储备系统的名称来遮人耳目。控制美联储的是个叫做共济会的神秘组织。所以美钞不是由国库印制,而是由共济会组织的私人银行所印。它的最大股东是隐秘不得公开的。另有近300股东,且多有亲属关系,其中家族势力最大的是洛克菲勒家族,他们都是共济会的成员。
支撑现代共济会运营的是路西弗基金会(LucisTrust),该基金会成立于1922年,坐落在纽约市联合国广场第666号,早先的名称是Lu鄄
ciferTrust(路西弗,Lucifer,正是撒旦背叛上帝之前的名字,意为“明亮之星”)。而在幕后支配路西弗基金会的主人正是金融界的主宰
———罗斯切尔德(Rothschild)家庭。
英国共济会
英国伦敦共济会会所
英国伦敦共济会会堂初期共济会名义上对志愿者不作限制,人人平等,当时只有白人贵族和上层资产阶级可以入会,为了争取更大的影响力,共济会不断地招收贵族入会并且减肥人网希望能够得到王室的垂青。从第二代总导师蒙塔魁公爵(1721年就任)开始,大贵族在共济会中占有一段时间的支配地位。1722年沃顿公爵成为新一代总导师,继续奉行上层路线政策。1737年3月5日,英王乔治二世的长子王储弗雷德里克王子在伦敦的临时会所加入共济会。次年,安德森修改了《共济会宪章》并且将新版宪章献给皇储。这之后王室和共济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乔治四世、乔治六世、爱德华七世、爱德华八世都是共济会会员。
英国共济会于1753年分裂为古典派和近代派,双方长期对立,直到1813年才告和解,在19世纪中叶之后英国的共济会迅速丧失其社会改革的锐意和先驱性。而共济会给英国带来的另一大负面影响则是丧失了肥沃的北美殖民地,北美独立运动的先驱者几乎全部都是共济会会员。
2005年6月英国国会曾下令,英国上议院及下议院的所有议员必须公开他们是否隶属共济会。当日提出动议的英国自由民主党议员强调,为了增加国会的透明度,以及重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议员必须申报利益。
共济会 - 影响
共济会与“世界新秩序”
,拉丁语系国家的共济会会员主要为自由思想者,反对教会权威,而在英语国家则多是白人新教徒。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担任驻法大使时加入了共济会,之后成为这一组织伦敦分会的重要领袖,而该分会则支持英国王室以及教会的阶级传统。富兰克林回到美国后,极大强化了共济会在美国的地位和影响。许多领袖,包括乔治·华盛顿,都加入了共济会。,美国的国徽上印着奇特的符号,这些符号不具有基督教的意义,却表明共济会的理想金字塔、眼睛以及拉丁文词组“世界新秩序”,以及对美国已经藉由建立一个非君主政体的世俗政府带来一种“世界新秩序”的信念。
共济会会员建设“所罗门神殿”的过程象征着人追求理性和自身完善的过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通过奉行理神论的理想,共济会发起了启蒙运动并且在不到50年时间里迅速扩散到西欧、中欧和北美,建立起可以和天主教会匹敌的巨大体系。
共济会 - 在中国
中国内地
上海共济会会址 北京西路1623号(现为上海中华医学会的办公楼)
1759年末,瑞典东印度公司卡尔王子号“Prince
Carl”到达中国广东,船上的共济会成员登陆举行了集会,这是共济会在中国活动的最早记录。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共济会开设了在广州的英格兰总会辖下谊庐第407分会,当时仍以外籍人士为主。鸦片战争后,随着大量涌入的外国商人和军队,共济会也在中国沿海依照通商条约开放的港口城市逐渐建立起来。最早在上海、宁波、天津、九江、青岛、威海,其后在内陆城市南京、北京、哈尔滨、成都也出现了共济会分会。这些共济会会所分别由各国共济会总会建立,绝大多数来自由英国、苏格兰、爱尔兰、德国、美国的马萨诸塞州以及后来的菲律宾共济会。
1849年英国共济会授权在上海建立中国北方会所the Northern Lodge of China No. 570
EC,并在南京路上建造了上海第一座共济会建筑,1861年又在广东路建造了第二座建筑。此后英国共济会又分别在外滩、北京西路修建了共济会会堂。1949年3月18日,在菲律宾总会的赞助下,共济会所迁到了上海北京西路1623号(现为上海中华医学会的办公楼)。大楼上面的六芒星纹饰,是“共济会”的标志之一。这幢建筑可能就是中国大陆保留下来的唯一的“共济会”遗物。1951年共济会上海组织宣布停会,而在1954年总会始在台湾复会。
甲午战争爆发后,大量中国人加入了共济会,特别是在菲律宾共济总会下属分会。抗战日据期间,日本人禁止共济会活动,并未阻止共济会在中国的壮大,到抗战胜利六个菲律宾共济分会成员已几乎全部是中国人,并且发起成立了中国美生总会the
Grand Lodge of China。提议得到中国的英国、爱尔兰共济分会支持。1949年3月18日中国美生总会在上海巨福路共济会神庙Masonic
Temple, Route Dufour正式成立。
新中国建立后共济会的活动并没受到干扰,1952年位于上海的美国共济会神庙the American Masonic
Temple和中国美生总会关闭,而英国的四海共济会会所Cosmopolitan Lodge No. 428
SC则一直活动到1962年,其后由于成员缺乏迁往香港。
中国香港
香港雍仁会馆——共济会香港活动地,注意门上方的共济会标志
香港的共济会是公开的,英国获取香港租借权后,英国共济总会于1844年9月18日授权建立皇家苏塞克斯会所,以时任英国共济会总会大师的苏塞克斯公爵命名。1845年4月3日会所举行第一次集会,之后会所转移至广州、上海,于1952年重返香港。
共济会香港分会在泄兰街设立的泄兰会所是香港第二个成立的共济会分会,于1846年3月1日获得授权。其名称来自摄特兰侯爵,他是英国共济会总会新一任大师。泄兰会所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共济会会堂——雍仁会馆,并逐渐发展成为香港地区总会所,会员包括历任香港总督及政商界名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雍仁会馆被日军炸毁,遂于1950年迁往香港岛坚尼地道一号至今,现由共济会香港及远东区的最高代表、前立法局议员黄匡源主持。香港共济会隶属有近三百年历史的英国总会,三位香港总督包括夏乔士·罗便臣、麦当奴及卜公都是香港共济会名誉会员。香港前首席大法官杨铁樑、希慎集团利铭泽、国泰航空前董事姚刚、香港赛马会前副主席周湛燊等政商界人物都是共济会会员。香港共济会会员约有1200人左右。
香港共济会位于坚尼地道一号的总部,三分之二的产权属新鸿基集团郭炳联及其关连公司所有。大家都知道,香港实质上是由银行商与地产商“共同掌握”的,而根据上述现象,更可知这两个集团都与共济会的关系非比寻常。
中国台湾
在台湾,共济会的正式名称为美生会,美生会员称之为‘兄弟’。“美生”为英文MASON(石工)之译音。美生会在香港地区则译为“共济会”。
美生会个以追求‘美好人生’,而以进德修业为号召的世界性组织;借由兄弟般的情谊,彼此切磋,并共同参与社会公益的自省性社团。
美生组织第一次在中国出现,则是清乾隆三十二年的广州,英格兰总会辖下的谊庐第407分会,当时“美生”仍以外籍人士为主,直到1949年3月18日,在菲律宾总会的赞助下,中国美生总会正式成立于上海。由于政局因素,1951年宣布停会,而在1954年美生中国总会始在台湾复会,并于1955年10月28日经内政部核准成立。共济会在台湾非常低调且神秘,但会员之间非常团结。
蒋纬国是美生中国总会最有名的总会长,在檀香山及中国的美生会中也流传着孙中山在檀香山时也曾加入此一组织。因其属封闭的社团形式,如无两位以上美生兄弟推荐,外人无法得以加入,且其考核欲加入兄弟之时间,短则半年,长则无限正因如此,美生会兄弟会彼此兄弟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远远超出一般社团。目前(2009年)台湾地区的美生会员约有数百人,分布士、农、工、商社会各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