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是哪三彩为基本釉色【唐三彩是陶器还是瓷器】
唐三彩,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起源于唐代的,主体颜色有三种的艺术品。
唐三彩是低温釉陶器,烧胎时所选用的陶土是白色的黏土。在以素烧的方式将胎体烧制完毕后,工匠会在胎体上进行挂釉。素烧的工艺不同于釉烧,其窑温高达一千一百度。这一步骤结束后,唐人会使用含有丰富铜、铁、锰等金属元素的矿物染料为胎盘体上色。为了便于着色剂着色,在二次烧制之前在釉的表面加入铅灰及炼铅的熔渣。在助溶剂的参与下,着色剂在八百摄氏度的高温中与胎体结合,变成唐三彩表面迷人的釉色。
,唐三彩并非只有“三彩”,根据现存的唐三彩来看,这种文物的釉色有白、黄、绿、蓝等多种,单釉色中的绿色就可分为深绿、翠绿、浅绿三种。所以说,“唐三彩”的颜色是相当丰富的,绝非很多朋友想象中那样只有三种颜色。早期这种低温釉陶器都是根据表面的釉色数量定名的,比如只有一种釉色的唐陶器被称作“唐单彩”,两种釉色的被叫做“唐二彩”,拥有三种及以上釉色的,才能叫做“唐三彩”。
唐三彩的釉面上加入了助熔剂,所以釉色中含有大量的铅元素。有了铅氧化物的参与,富含矿物质的釉料会在较低的温度熔化,并附着在胎体表面上。在釉料熔化的过程中,工匠无法控制釉料流动的方向,所以多种金属在唐三彩的表面上以布朗运动的方式向四周扩散,不同的颜色相互浸润,最终形成色彩斑斓且令人叹为观止的釉面,浑然天成。
在所有唐三彩中,价值最高的便是“蓝彩”。相对来说,不论是只有一种蓝色的“唐单彩”,还是蓝釉与其他色彩混搭的“唐三彩”,在市面上都是相当罕见的。文物领域素有“物以稀为贵”的规则,所以稀缺的蓝彩在所有唐三彩中最具收藏价值。虽说,唐三彩的价格普遍走高,但一旦市面上出现了蓝彩,它们的价值仍要超过普通三彩器几倍甚至几十倍。
为什么“蓝彩”较之其他唐三彩更加稀缺呢?
根本原因在于釉料。
据史学家考证,有唐一朝,唯有波斯出产富含钴的蓝色釉料。由于釉料是舶来品,且来之不易,所以蓝彩的价值比其他唐三彩更高。在文物领域,蓝彩本身就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因为它的色调直接影响了后来出现的青花瓷。
在欣赏唐三彩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些唐三彩表面的釉色不够通透,有些唐三彩的釉色却晶莹剔透呢?难道是年代不同或保存方式不同所导致的差别吗?
并非如此。
在唐代中后期,工匠改良了唐三彩的烧制技术,开始大胆地在唐三彩的胎体上涂抹一层均匀的泥浆水,覆盖胎体上的杂质,并将胚子上肉眼不可见的缝隙填满。时人称这层细腻的泥浆为“化妆土”。就像现在的女士化妆时要打粉底一样,这样做的好处可以让唐三彩的釉色更加均匀,光彩更鲜亮,美观度大大提高。
唐人的审美观较为浮夸,所以以人或动物为造型的文物普遍细节复杂,装饰的釉色亦色彩斑斓。除此之外,当时的古人已懂得以副色调衬托主色调,所以每一件三彩器的对比度都较高。例如,人物唐三彩的头发为墨色,面部则有朱红釉,衣服又是另一种颜色。若非三彩人物的大小与人相差太多,逼真的人俑无疑会给人以真人的错觉。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用在唐三彩上毫不为过。唐人制作三彩器的灵感,大多源于生活中的建筑、家具、牲口、人物,无限贴近于生活。制作出来的唐三彩,可依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划分为两种
一是用于日常生活的器物,例如碗碟杯盘、灯罩凉枕等。这种生活器具型唐三彩往往色彩饱满,给人沉稳大气的感觉。在色彩的应用上,较为考究,既满足了时人对美观的需求,又不失器物本身的实用性。
另一种唐三彩,则是出现在唐墓中的随葬品,市面上的人俑、牲畜、神兽等唐三彩,大多是墓葬中的“明器”(友情提醒,买卖赃物犯法)。这类用作陪葬的唐三彩,在釉色上没什么讲究,但胎土却极为考究,必须要选用匀称细致的高岭土。这样做出来的唐三彩,才更加坚实,能够在墓葬中陪伴墓主人度过无尽的岁月。
秒懂知识文章系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秒懂知识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地址http://www.cangchou.com/7989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仓筹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angchou.com/57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