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加
张维加是个神奇人物
张维加身上有诸多光环,也有许多神奇。
他是2004年的中考状元,有着另类的初中作息每天放学吃过晚饭,17:30左右睡觉,凌晨1:00起来做作业,看课外书;7点洗漱,吃早饭,上学。
聊起在国内的学习生活,张维加很感慨。
他读的小学和初中,分别是三墩小学、三墩中学,都是家门口最普通的公办学校,因为“近、很方便。”
现在,他说,幸好小时候没有去挑学校。“很多人都会觉得宁为鸡首不为凤尾。其实如果去特别好的小学或者初中,保持拔尖很困难。那时候的学习,很多东西比较机械化。如果在那种环境下发现自己不如别人,很容易把自己错误定位,失去了争夺第一的勇气。”
他说,小时候主要的时间都用来看课外书。“长大了没机会看。现在每天没什么机会看书。”他笑道。
高中时,大部分考试都获得免试,有着独特的学习方法。高二时,发表论文《寒武碰撞性大陆起源与生命进化的研究》,跨越生物、化学、物理等专业范围。评委们发现,他的论文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已达到大学本科水平,涉及的化学知识已经达到了博士生论文的水平,获得了“小小科学家”称号,在当时引发轰动。
进了杭二中,他开始了成长中的第一次起飞。他说,自己的高中很自由,学校允许他在许多科目中免考,在自由的发展环境里,他去图书馆阅读各类图书,参与喜欢的计算机学习,开始逐步培养自己科学研究的习惯。
保送进入北大元培学院,也因为元培学院的培养模式相对自由,能让他按照自己的思路构建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
“大一时我也有过迷茫期,第一年不选专业,就各种专业都试,结果越试越迷茫。原来选金融的,后来发现不适合我,才转到物理。如果当初直接去学金融,没法选专业,我就不是现在的我了。选对专业很重要,最好有一个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谈及这些年的学习经验,他说,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受益匪浅。“看书记笔记,就是初中时候培养的。学习习惯小时候形成以后很难改。”,他觉得,对自己有一种全局意识,有目标也很重要,“要知道自己近期目标,下一步目标是什么。不知道今天做什么,就不会知道明天该做什么,人无远虑 ,
妈妈眼中的张维加
在妈妈孙秀红眼里,张维加一直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孩,小时候甚至没有上过幼儿园。上小学第一天回家一脸兴奋地问爸爸“什么叫做作业啊,老师说以后都要做作业了!”
开始觉得这个小孩“有那么点不一样”是在张维加初中时,他的卧室挂着张世界地图,一天,小维加煞有介事地跟妈妈讲“北极和南极可以拼起来啊,可以拼得天衣无缝。”妈妈以为这孩子随口胡诌没上心,结果同年,央视播了大陆板块学说的专题片,也讲到了这一点。
张维加平时爱写写诗,随手写,随手丢,妈妈负责捡。高中时经常随笔里附小诗一首。张妈妈到现在,仍很喜欢儿子在10岁时写的那一句“一生总潇洒,千古独风流”。
昨天,张妈妈也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养成好习惯,整个读书阶段家长都会很轻松。”,要让孩子多看书。在语文老师张妈妈的潜移默化下,张维加很爱看书,大摞地从学校图书馆借,有时候用蛇皮袋运,书读得多了,他就有了自己对事件的见解。
“还有就是对孩子的限制不能太多,现在有些家长就会因为考试不考课外书,就限制孩子看书。有时候也会限制孩子交朋友,我们家在这方面都比较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