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韵琳
容韵琳(1990年9月8日-),中国澳门人。1999年,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献唱《七子之歌》而备受注目。此后经常出席不同的活动献唱。
基本资料
属相马
爱好唱歌,跳舞,画画
喜爱的颜色粉红、粉紫
所属学校澳门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喜爱的功课英文
喜爱的食物雪糕
喜爱的卡通动物Winnie the pooh
最喜欢的人爸爸(裁缝师),妈妈(全职太太),弟弟
最想去的地方迪士尼乐园
最盼望的事和家人一起去环游世界
长大后的志愿当英文教师
缺点易哭
优点有上进心,不骄傲
人物生平
主唱纪录片《澳门岁月》主题曲
1998年底,中央电视台拍摄《澳门岁月》专题片,需要找一个能歌善舞的澳门小朋友唱主题歌,于是,容韵琳在澳门几千名小学生中脱颖而出,幸运地演唱了由爱国诗人闻一多作词、广州音乐家李海鹰谱曲的《七子之歌》。
容韵琳的妈妈黄月丽说,女儿爱好的是跳舞而不是唱歌,“那时我们的普通话都不标准,怎敢上台演唱普通话歌曲?”哪知道,正是这个“不标准”让小韵琳中选!1998年初,大型电视片《澳门岁月》决定将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中的首篇《澳门》作为主题曲。找谁唱呢?导演认为让小孩唱最有韵味。随后,澳门一些学校的音乐老师开始教学生唱这首歌曲。
当时正在澳门培正中学小学部读二年级的容韵琳,被老师选中。她天天跟着老师逐字逐句纠正发音。黄月丽说,那时容韵琳学得很辛苦,后来几乎都要放弃了“她只知道这是一首歌,不晓得有什么意义和内涵。”容韵琳自己则说“那时候,还把‘回来’念成‘奎来’呢!不过后来央视导演伯伯说,我不像经过培训的小孩,有邻家妹妹感觉,所以选了我……”
正式前往广州录音的有两个小朋友,一名小朋友学过美声,普通话也标准,而容韵琳因为年纪小,时而紧张,时而哭着要找妈妈,普通话也不标准,“其中一句歌词‘你快回来’,她老念成‘你快kui来’,但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声音清纯,散发童真的魅力。”
“当时并没意识到这个事情有多大,只知道要唱一首关于回归的歌,还要到广州录音,很高兴。”容妈妈回忆说,在那以前,容韵琳从没离开过妈妈和澳门一步。所以,当爸爸带她到广州录音时,她一上车就哭个不停。,爸爸实在没办法,只好半路折回把妈妈也带上。
尽管普通话咬字不太清晰,某些句段还大大方方走了音,但这丝毫无碍于这首歌及这个9岁女孩,作为澳门回归的标志性之一,在国人心中的分量和形象。
参加央视春晚
1999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容韵琳演唱了这首歌并和主持人倪萍一起敲响了新年钟声。容韵琳稚嫩的嗓音、可爱的笑容赢得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喜爱,澳门作为一个曾经“咫尺天涯”的地方,似乎也因为这首《七子之歌》而生动起来。
第一次去北京唱这首歌,容韵琳还没有学过普通话,不明白,只是唱歌。澳门回归祖国后,她每年都有两三次的演出机会来唱这首歌,加上学校推广普通话,小韵琳不仅咬字更准了,对歌曲本身也有了很深的理解“澳门回归祖国了,就像孩子回到母亲的怀抱。”
她平时的生活和澳门其他普通的中学生一样,没什么特别,同学们不会把她当名人对待。只要不影响学习,她都会接受演出邀请,因为在她看来,能代表澳门,代表祖国唱《七子之歌》,是荣誉,更是骄傲。相同的歌唱了一遍又一遍,容韵琳的思想也在慢慢成熟起来,也激励着她成长。
澳门回归庆祝晚会
在澳门回归的庆祝晚会上,容韵琳唱了《七子之歌》。
澳门回归一周年
澳门回归一周年的演出,容韵琳唱的还是这首保留歌曲,台下有许多观众与她一起唱,说明这首歌深入人心。她说“在澳门回归一周年演出结束的时候,何厚铧特首看到我,对我说,你唱得越来越好了。”
澳门回归二周年
谈到澳门回归祖国,小韵琳说“最早是爸爸妈妈告诉我祖国的历史,唱了《七子之歌》后,我去了许多地方演出,才知道祖国原来这么大,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做个中国人真好。”她说,我她印象最深的是北京的万里长城,长城就像一条龙,守护着中国,很雄伟,很壮观。
小韵琳还说,她喜欢自己去学东西,爸爸妈妈教导她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不要把自己当明星,对老师、同学一定要尊重。除了学习外,课余她还学舞蹈、参加合唱团,以及接受一些训练,像演出怎么上台、下台,怎么表演等。和很多小朋友一样,小韵琳也有梦想,她的梦想就是长大了做一名英文或舞蹈老师,因为老师可以教给别人许多东西,教别人做人的道理,告诉小朋友很多事情。
澳门回归五周年
时隔5年,14岁的容韵琳已经是澳门培正中学初三的学生,出落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一身朴素的学生打扮,和普通的中学生没什么两样。而她的理想,就是到内地来读大学。尽管现在看来,她还是选择了本土的澳门大学。
以《七子之歌》一举成名,但容韵琳的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变“我的成绩在班里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我的同学也把我当普通的同学,只是表演比较多一点。”当记者问容韵琳将来想不想当歌星时,小姑娘说她现在很喜欢听流行音乐,最喜欢的歌星是周杰伦和容祖儿,但她从小的梦想是长大了能当一名老师,因为老师可以教给别人许多东西,教会别人做人的道理。问到小韵琳将来的计划,她告诉记者“我觉得不上大学就像没读完书一样,我将来想到国内读师范大学。”
韵琳平时的生活和澳门其他普通的中学生一样,没什么特别,同学们不会把她当名人对待。只要不影响学习,她都会接受演出邀请,因为在她看来,能代表澳门,代表祖国唱《七子之歌》,是荣誉,更是骄傲。相同的歌唱了一遍又一遍,容韵琳的思想也在慢慢成熟起来。她说,她的理想是将来能去内地读师范大学,然后回澳门的母校当老师。“做老师是我从小的理想,因为老师可以教会小朋友很多东西,他们很伟大”。这个可爱的女孩,用她独有的方式,表达了一个普通的澳门少年的情怀。
2004年8月28日,容韵琳在兰州举行了记者见面会。当时14岁的容韵琳是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兰州的。27日,她在甘肃天水参加了大型“公祭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活动;29日,容韵琳将和香港著名演员张明敏以及臧天朔等明星一起参加“龙的传人”大型主题公益演唱会全国首场演出。曾经以首唱《七子之歌》而闻名的澳门小朋友容韵琳在一批兰州小朋友陪伴下,重唱《七子之歌》。
2004年12月17日晚,以“祝福澳门”为主题的《同一首歌》大型文艺晚会在澳门旅游塔广场隆重举行。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等与当地数千名观众一起观看了演出。澳门歌手黄伟麟和演唱《七子之歌》的澳门小女孩容韵琳也出现在舞台上,为观众带来了意韵深远的回味。
2004年12月月19日,容韵琳又出现在南方少儿频道主办的“让梦飞起来———2005粤港澳青少年迎新电视文艺晚会”上,5年前的小女孩已成长为一名亭亭玉立的少女,声音也不再稚嫩。
澳门回归十周年
为了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摄制组和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联合摄制完成《盛世莲花》,成为对回归祖国后的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最生动的解读。《盛世莲花》是对10年前《七子之歌》的延续和发展。《盛世莲花》采用电影胶片拍摄,时长四分三十秒,歌词素材来自中华文化交流协会举办的《澳门之歌》歌词创作大赛一等奖中的作品,这首《澳门十年》主题歌由李海鹰担任作曲,朱海和李海鹰共同担任作词,郑浩担任导演,《澳门十年》总编导刘文担任制片人,演唱者为《七子之歌》原唱19岁的容韵琳和澳门歌手黄伟麟、彭永琛。
2009年5月31日,“六一”晚会《童心如歌》在京举行。“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把这个家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容韵琳,在晚会上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六一”礼物——一幅名为《我们的家》的画卷,也带来了港澳台儿童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2009年12月13日下午,在澳门白鸽巢公园举行的“澳门学界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园游会”上,容韵琳与10名出生在1999年12月的“澳门回归宝宝”一起登台,合唱了这首《七子之歌》。
2009年12月18日晚,深圳广电集团携手澳门莲花卫视特别策划的“我的中国心”———全球华人贺澳门回归十周年庆典活动举行,容韵琳再度登台。
2009年12月20日,由珠海、澳门两地政府主办的“濠江情涌正十年,珠澳携手庆华诞”大联欢活动在珠海举办,容韵琳再度演唱《七子之歌》。当晚,4000名珠澳青少年欢聚在一起,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乘着白色小船从舞台一侧的水面上缓缓驶来的容韵琳用现在的歌声掀起了晚会的第一个高潮。
人物印象
容韵琳就像邻家的小女孩,平静、腼腆,略带几分羞涩。但面对过去,她的心态却如成人般从容、平和。她有机会参与更多的演出,她有机会出演广告,她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成为歌星,但她都没有去做,她仍然执著于自己当老师的梦想,她依然如其他同学般平静地生活。这其实就是澳门人的性格,从容、平静、安宁。
成名感想
高兴
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大连、兰州……好多城市都留下了容韵琳的歌声。
第一次演唱《七子之歌》,是在1999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当时容韵琳还不满9岁,是澳门培正学校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那时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演唱时发音不够准确。但后来听老师讲,人家要的就是这个“澳门味儿”。
因为年龄小,第一次唱这首歌时,容韵琳对歌词不太理解,只是听爸爸妈妈给我简单讲过祖国的历史,知道澳门回归祖国了,大家高兴,容韵琳也高兴。
进步·自豪
因为演唱,容韵琳到过很多地方,转眼间,澳门回归祖国快十年了。唱着《七子之歌》,容韵琳也长大了,现在是澳门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多年来,容韵琳通过看新闻,观察社会,深深感受到祖国对澳门的支持很多,而澳门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容韵琳感到,做个中国人非常自豪。
深情·责任
长大了再唱《七子之歌》,感到自己融入了这首歌中,就像一个小孩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很温暖、很幸福。
澳门同胞对祖国有着很深的感情,每当祖国需要的时候,都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去年四川发生大地震后,澳门特区政府和许多澳门人都积极捐款,支援灾区重建。
容韵琳生在澳门,长在澳门,对她有着一份深厚的感情。容韵琳说,自己上大学选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将来毕业了,我想做一些有关经济或金融的工作,为建设澳门、建设祖国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