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一号
基本解释
萤火一号,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从2006年10月开始预研,2007年6年正式研制。按照中俄合作协议,中方已经完成了初样的全部研制工作,一颗结构力学星和一颗电性星已于2008年9月29日运抵莫斯科,等待中俄联合试验。预计于2009年10月6日至16日期间发射。由于9月29日,俄方宣布要推迟“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时间,“萤火一号”得发射时间可能也要受到影响。
萤火一号-简介
萤火一号,是中俄航天合作项目“中国与俄罗斯联合开展火星探测计划”的重要部分。根据中俄两国协议,双方确定于2009年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联合探测,中方卫星将由中国设计、生产。中科院组织评审委员会认为,中方卫星“萤火一号”以探测火星空间环境为目标,该星与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卫星,形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联合探测,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重要的科学意义;中俄联合火星探测计划的实施,将实现中国行星探测,推动卫星有效载荷研制水平的提升,增强行星探测的能力和影响力。
据了解,萤火一号将由俄方运载火箭发射,并被送入火星椭圆轨道;其后,该卫星将自主完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探测任务。期间,俄“福布斯”火星探测器则将在“火卫一”表面着陆,提取“火卫一”土壤等样品,并返回地球。萤火一号还将与“福布斯”探测器联合完成对火星环境的掩星探测。
萤火一号-结构特征
萤火一号实际质量为110公斤,主体部分长75厘米,宽75厘米,高60厘米;它的两侧是展开的太阳能帆板,太阳帆板展开将达到7.85米;在卫星有效载荷的主体部分,有多个探测通道,一双双“眼睛”对准火星;设计寿命是两年,2008年4月探测器完成初样,2009年6月完成真样,2009年10月,“萤火一号”与俄方的火星土壤采样返回探测器Phobos-Grunt(简称“福布斯探测器”)一起由俄运载火箭发射,发射地点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
萤火一号-命名由来
火星是位于地球轨道外侧最近的一颗行星,距离地球3.5亿公里,由于它发出特殊的红光而令人注目。西方把它称为‘战神’,中国古代则称之为‘荧惑’。‘荧惑’谐音‘萤火’,又是中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故取名‘萤火一号’。
萤火一号-研制过程
“萤火一号”从2006年10月开始预研,2007年6年正式研制。按照中俄合作协议,中方已经完成了初样的全部研制工作,一颗结构力学星和一颗电性星已于2008年9月29日运抵莫斯科,等待中俄联合试验。
目前“萤火一号”仍在莫斯科,正进行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的对接试验,进程比较顺利。按照计划,对接试验将于2009年9月下旬完成,然后将会把对接好的“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一起空运至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航天发射场。
根据计划,已经身在俄罗斯莫斯科的“萤火一号”,于2009年10月6日至16日期间的“窗口期”发射。
根据中俄合作协议,“萤火一号”探测器将与俄罗斯“福布斯-格朗特”着陆探测器共同搭乘俄方运载火箭升空。此后,“萤火一号”与“福布斯”将分道扬镳,“福布斯”转途探测火卫一,并登陆采集火卫一的土壤返回地球,而“萤火一号”则进入绕火星的椭圆形轨道,展开太阳帆板,正式开始履行它的火星探测使命。
萤火一号-关键技术
“萤火一号”包括四大关键技术超远距离的测控通信;自主控制;超低温度的适应技术和8.8小时的长火影;还有热控技术,轻型化技术等难点,简称“三控一化”。
人造地球卫星与地球的距离一般从几百公里到几万公里左右,月球距离地球约为38.4万公里,而到火星处距离约3.5亿公里,卫星的测控数传要克服信号衰减和传输时延等困难,实现深空环境下的有效通信,到火星的信号较到地球卫星接收信号要弱几千倍。
而由于火星与地球之间距离甚远,火星探测器接收地面遥控指令时间较长,环绕火星运行时,地面测控站进行遥控的主动控制能力远低于地球卫星,,对火星探测器星上自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以降低卫星对地面系统的依赖性,不能够像地球卫星那样实时遥控。
除此以外,“萤火一号”在整个探测过程中,将遭遇7次“长火影”,时间长达8.8个小时。此时,火星将运行至探测器和太阳之间时,主要依靠太阳能的“萤火一号”为了保存能量,不得不进入休眠状态。然后,它在“长火影”结束后再加电唤醒。而经过8.8个小时的休眠,“萤火一号”的周围环境温度达到零下200℃以下,过低的温度会影响机器休眠时的运行,如果机器被“冻死”,就不能在通电后“活”过来。
萤火一号-设计参数
尺寸750×750×600 mm 重量110 kg
功率90 W(平均)180 W(峰值)
数据传输速率80 bit/s
2 x 3块太阳能电池板,全长7.85米
任务类型轨道
环绕星体火星
发射日期2009年10月
运载火箭联盟号运载火箭
任务持续至1 年
质量110 kg
轨道倾角5°
轨道运行周期3 天
萤火一号-探测使命
进入火星轨道
“一箭双星”将在距地面200公里的远轨道飞行4小时,然后飞到距地面1
万公里的过渡椭圆轨道做26小时的无动力飞行。之后,伴随着火箭主发动机的启动,“萤火一号”彻底告别地球,进入从地球到火星的双曲线轨道,和“福布斯”同甘共苦地共同飞行11个月。
在联合飞行的过程中,两颗卫星通过电缆连接在一起,“萤火一号”的能量由“福布斯”供给。到2010年8月之后,两颗卫星正式分道扬镳,“福布斯”将转途去探测火卫一。“萤火一号”则进入绕火星的椭圆形轨道,在“近火点”(距离火星最近的点)800公里、“远火点”(距离火星最远的点)80000公里、轨道倾角正负5度的火星大椭圆轨道上,展开太阳帆板,正式开始履行它的火星探测使命。
探测任务
“萤火一号”和“嫦娥”的任务其实很类似,只不过探测的对象不一样。“萤火一号”拜访火星时,将共携带八件“武器”,包括两台摄像机、两台磁强计、离子探测包和光学成像仪等等,将重点探测火星的空间磁场、电离层和粒子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探测火星大气离子的逃逸率;探测火星地形、地貌和沙尘暴;探测火星赤道区重力场。
探测火星的空间环境;探寻火星水的消失机制;揭示火星这样的类地行星空间环境演化的特征。与此,中国的“萤火一号”和同行的俄罗斯“福布斯探测器”上具有一些完全相同的火星空间环境探测仪器,能够在火星实施探测,研究火星电离层和太阳风的相互作用。
萤火一号-科学意义
“萤火一号”携带光学成像仪,将对火星和“火卫1”进行摄影;磁通门磁强计,用来测量火星上空的磁场强度、太阳辐射强度和高能粒子等;离子探测包,用于探测火星周围的等离子态。据悉,此次“萤火一号”的主要任务是拍照和探测火星附近空间环境,为中国下一步火星探测打基础。
火星上到底有没有水,之前美国发射的着陆探测器“凤凰号”、“机遇号”和“勇气号”都发现了水的痕迹,但并没有直接发现水,“萤火一号”一个重要任务是探测研究火星表面水的消失机制,继而探寻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据介绍,火星探测初期有三分之二的探测器都以失败告终,截至2008年12月,人类共发射了38个火星探测器,只有20个成功,在航天界,火星有航天器的坟墓之称。
中国发射萤火一号,通过探索火星的尘暴、近火星空间流星,收集火星大气数据,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再加上对火星的地表和地下结构的观测分析,人类可以发现火星上的生命痕迹。
萤火一号-推迟发射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佩尔米诺夫2009年9月29日说,根据俄科学院的建议,俄方决定将“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推迟至2011年10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保证该项目实施的可靠性。
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原计划与“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一起由俄“天顶”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但由于“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得推迟发射,“萤火一号”可能也将推迟发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