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脑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影响管径较大的大脑动脉和中动脉。在东方人群,Willi’s主要脑动脉病变尤为严重,其与高血压的关联尤为紧密。过去普遍认为小动脉主要负责血管阻力的调节,高血压主要导致小动脉硬化。但最新研究发现,主要脑动脉在整体脑血管阻力中占比高达20%至30%,在慢性高血压情况下甚至可达50%。长期高血压无疑会对大脑主要动脉壁造成损害,引发粥样硬化。
这种疾病主要侵袭40岁以上的中年人,在西方国家的发病较中国早约十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该病在男性中更为常见,男女比例约为2:1。女性在更年期后,随着雌激素的减少,血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下降,发病率甚至可能超过男性。
高血压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密切。持续的高血压会显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高血压导致的血管扩张会激发平滑肌细胞增生,损伤内膜层和内皮细胞层,使得血脂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除了高血压,高脂血症也是该病的重要因素。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的升高,特别是HDL亚成分Ⅱ(HDLⅡ)的减少,都容易导致脑动脉硬化。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载脂蛋白A的减少和载脂蛋白B的增加也与该疾病有关。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因为糖尿病常常伴随着高脂血症、高血压和血小板异常,这些都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血栓形成。肥胖和遗传因素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原因。
饮食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经常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和高盐的食物,尤其是西方饮食习惯,容易引发此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动脉硬化发病率更高,且吸烟量越大,发病率越高。微量元素的失衡,如铬、锰、锌、钒、硒、铅、镉、钴等的异常也与该疾病的发生有关。
生活方式也是脑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体力劳动、精神压力大、经常感到紧张的工人更容易患病。我们应该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预防脑动脉硬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