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常见问题解答
胃病患者在治疗旅程中常常伴随着长期服药与饮食的诸多注意事项。许多患者内心充满困惑,长期服药是否会有副作用,反而加重胃的负担?胃病长期不愈是否会悄悄演变为胃癌?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让我们理解何时需要借助胃镜进行深入检查。当患者出现上消化道症状,如食道、胃、十二指肠的症状且缺乏特异性时,胃镜的检查就尤为重要。对于45岁以上的中国汉族人群,或者存在呕吐血、黑粪、消瘦、剧烈疼痛等报警症状的人群,更需要及时进行内镜检查。
接下来,我们谈谈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我国,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50%,且随年龄增长感染率增加。但并不是所有感染者都需要进行根除治疗。那些有上消化道症状、有胃癌家族史、现有或曾有溃疡、严重慢性或畸形胃炎的患者,建议进行根除治疗。
再来说说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萎缩性胃炎伴随的肠化生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癌变的风险。肠化生是胃粘膜损伤后修复的产物,具有肠粘膜的特点。轻度小肠化生通常无害,但如果损伤持续、肠化生加重或出现不稳定的大肠化生,恶化的风险就会增加。对于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和异常增生等不稳定的增生现象,也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治疗。
至于抑酸药的安全性,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其会促进癌症或胃癌的发生。虽然有人担心长期使用会增加感染和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但目前并没有针对孕妇或胎儿的不良反应的报告。
胃病的治疗确实不易。我们的胃每时每刻都在帮助消化食物,胃病自然不易治愈。现在许多年轻人并不关注胃部健康,空腹饮酒、饮食不规律等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对于胃病患者来说,除了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更要注重自我护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养护。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希望每位胃病患者都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健康,早日摆脱病痛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