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也可能是抽动症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有一种神秘的病症抽动症。这种病会让孩子的肌肉做出无法控制的动作。这些动作可能发生在眼睛、面部、口角、颈部、上肢,甚至是腹部。眨眼、挤眼、皱鼻、吸鼻,或是口角抽动,面部出现怪异表情,伸缩脖子,点头摇头,耸肩收腹,都可能是抽动症的表现。
想象一下,一个名叫逸轩的7岁小男孩,刚上一年级。开学不久,他开始咳嗽,不是那种普通的咳嗽,而是单声的咳,有时会连着几声。家长带着逸轩跑了很多医院,但诊断结果总是变化不定: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尝试了多种感冒药和抗过敏药物,却始终不见好转。
两个多月的咳嗽,让逸轩无法专心上课,影响做作业,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带着逸轩来到儿保科,向医生详细描述了逸轩的症状。医生经过仔细诊断,认为逸轩患的是儿童抽动症中的发声抽动障碍。经过一个多月的抗抽动症药物治疗,逸轩的咳嗽终于完全好了。
抽动症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大脑神经生化因素、脑发育的器质性改变,以及心理因素等。有时,身体的某些部位的不适,如眼的结膜炎、鼻炎等,也可能诱发抽动症。
这种病的发病年龄从2岁到15岁不等。医生根据病情将其分为短暂性抽动、慢性运动或发声性抽动,以及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性抽动三种临床类型。
面对抽动症,需要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因为大部分抽动症是慢性疾病,需要医生和家长共同配合治疗。家长要理解抽动症的特点,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抽动表现,更不能指责批评或模仿。要帮助孩子找到心理紧张的原因并予以疏导,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一小时的运动时间,避免过度兴奋和疲劳。合理饮食,杜绝喝含咖啡因等兴奋性的饮料。如果需要药物治疗,要严格按医生的要求进行,不宜自停或乱服药。服药的剂量和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3个月到一年不等。
每一场与疾病的战斗都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面对,共同战胜。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的健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