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中暑的常规方法
针对热痉挛、热衰竭以及更为严重的热射病患者,他们的急救与护理至关重要。当发现患者时,应立刻将他们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让他们休息或躺下。口服冷盐水和冷盐饮料以迅速补充体液,恢复体能。对于周围循环衰竭的患者,需要更进一步的医疗干预,包括静脉输入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钾。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30分钟至几小时内可逐渐恢复。热射病的情况较为严重,其死亡率高达5%~30%。必须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
物理降温是关键。可以将患者浸泡在4℃的水中,通过按摩四肢皮肤、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迅速降低患者的高温。在此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肛门温度,并在降至38.5℃后,将患者转移到室温为25℃的环境中进行持续观察。如体温再次升高,可再次浸泡在冷水中、用冷水洗澡或淋浴,或在特定部位放置冰袋,同时使用风扇加速散热。对于老年、虚弱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他们可能无法忍受4℃的水温,因此需采用其他的物理冷却方法。
药物降温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氯丙嗪作为一种常用药物,可通过调节体温中枢功能、扩张血管、放松肌肉等方式协助物理降温。在给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并根据情况调整滴注速度或停止用药。
对症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给氧,控制补液滴注速度和用量,避免增加心脏负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升压药、洋地黄制剂等。对于疑似脑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特定症状,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脱水甘露醇、血液透析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在中暑治疗中仍存在不同观点,但一般认为其在防治高温引起的应激和组织反应、脑水肿和肺水肿方面有一定作用。
对于中暑患者的护理,尤其是热射昏迷患者,需要格外关注。他们容易遭受肺部感染和褥疮的风险。提供丰富的营养食物和多种维生素B、C,协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对于中暑患者,及时有效的急救和全面的护理是他们康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