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开创有什么样的意义

生活常识 2023-04-16 11:37生活常识www.wozhengxing.cn

引言

开皇九年(589)隋平陈,结束了中国自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政治分裂局面。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举措)。

颁布《开皇令》,定官制,颁布《开皇律》,行律法,更是一扫前朝数代任人为“贵”,继任为“亲”的选官制度,一举废除此前以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惟亲”制度,为此后数千年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起科举制,大多给人们的印象都十分“不好”,大概是因为从科举制开创之初,侧重的政治意义高于实际选拔人才的意义,以及后续历朝历代不断“改革”之后,逐渐使其形式越发僵化,至明朝中后期“固定”为臭名昭著的“八股文”,更是把这一令人诟病的选拔模式一直延续至今日的制式“考试”。

要客观地说科举制的开创有什么意义与影响的话,可以从其开创的“源头”之因,“运行”的意义之果,与延续至今的影响三大方面来论述。


“二世而亡”的隋朝对“全世界”最伟大的贡献——科举制

,要知道中国古代一直算是封建社会,从表面上看,皆以皇权为“最高”统治,所以从使用的政治制度上来说,就是集权专制制度,而其中最重要的统治“基石”——选官制度,就是强化皇权的“最佳”体现。

“最早”周时的贵族实行的是“分封制”,后到了秦统一之后,出于“需要”短暂使用的“九转军功制”,鉴于当时的战乱,此制度还算是一种平民“公平”的“进入”或晋升为官的方式,可惜秦朝的二世而亡,且“建国”后大多处于非战时,所以此制度“无用”。

到了汉时,用地是察举制(也就是所谓的举孝廉、茂才,以及“太学子”等。)看似“公平”,毕竟为贤人“推举”,但实则这些所谓选出来的“官”的背景,依旧是各地方的豪强、士族的族人,对皇权的集权统治而言,非但“无用”,且与之抗衡。

曹魏时期开始进一步改革,实行九品中正制,也就是在“律”的实际层面上,给予了累代“大”士族天然的“贵族”地位,尤其延续到晋时,世家大族们更是大有“权倾朝野”之势,就是所谓的“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的真实状况,如较为著名在淝水之战一举打败苻坚的王、谢两族正是此制度的最佳代表,甚至可以说到了后期成为各个政权的“实际”统治者。

于是,有见于此现状,后续取而代之的隋朝,文帝一改此风,开创至今延续的选拔人才制度的前身——科举制(一般认为“开创”时间为大业元年‘605’创立、开考进士科。),可以说此举正是奠定了后世千余年历朝历代都沿用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PS或许是因为开创科举制,在2000年文帝杨坚被入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人之一。)

由此制度的确立,才是真正的使得一般“平民”(严格来说,此时期能“读书”的皆为士族、地方豪强阶层)有了稳定且“最”公平的“进入”和晋升官场的通道,尤其是看似“死板”的进士科,更是成为后世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唯一”制度。


王朝永更迭,科举永不变

虽然隋二世而亡,并没有在实际上发挥出科举制的作用与意义,在评价一项制度的好与坏,最重要“看”的点就是其存在的“寿命”长短,诚然,并非所有存在时间长的制度皆为好的制度,所谓“存在即是意义”,一项制度至少总体上看,是“好”多于“坏”,那么就有其存在的理由。

可以从此制度后续延续到清后期,光绪下令废除(1905年)之间,无论朝代如何更迭,朝廷永远不变使用此为选拔人才的制度,由此就可以看出,此制度“光辉”的一面。

如之后唐代隋,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的“内容”,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以及“解试”和“省试”两级,内容也开始分为“帖经”(可类比为填空)、“试策”(相当于考察关于治国之道的论文)、“文才”(也就是诗赋等)。

如此就是进一步把整个官员系统的选拔的“阶层”下放至较低的官宦人家,(唐时,少部分中、低官宦人家也慢慢有了“读书”的机会。)对比隋时,算是真正把此制度“确立”下来了。

随后的宋时,科举制一度因为国家重文轻武的国策,而使之达到巅峰,算是真正的“全体”平民考科举的时代,且因为此时的百姓生活大多较为富足,而如文官、士子们的地位也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地步,如此大大刺激了下层平民的积极性,于是科举制不看“出生”的公平性和广泛性才由此体现。

当时如真宗亲作的《劝学篇》

“当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神宗时汪洙作的《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皆显示了宋时科举制的“发达”与广受“欢迎”之像。

到了明时,举多代之力皆不遗余力地不断去“完善”科举制,到以“八股文”固定科举制的内容为止,就此彻底“完善”了科举制选拔模式,科举制的意义与影响就此达到巅峰,直至清时的由盛而衰,后被“消灭”。


“全世界”最公平且有效的选拔人才的方式——科举制

任何一种制度,尤其是关于整个国家选取“基础”管理的官员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都不可能是绝对“完美”的,凡是有利就有弊,科举制也是如此,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总得来说,还是利大于弊,才会使后世历朝历代继续沿用。

换句话说,科举制的影响之所以延续千年经久不衰,其意义与影响就有见于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效果”。

1. “阶级”永存,相对“公平”

,要承认,即使在现今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所谓“阶级”,依旧存在,只不过从前是“地位”(如家族背景),现在换成了“身份”(社会“职能”)。

那么在皇权集权的专制统治社会中,从科举制的基本“规则”来说,或者话句话,从理论的角度看,科举的规则一旦确立,其对每一位考生都是公平的且被平等对待的。

虽纵观历朝历代的帝王和“官场”,贪腐大多难以避免,也时有弊案发生,但就大多数历史史料的记载而言,每每举行科举制的“科场”相对其他“地方”而言还算是一块“净土”所在,即使每有弊案显,几乎都是“血流成河”的,尤其对于惩戒方面是极严苛的。

如嘉靖二十三年的甲辰科举弊案,即使当时涉案当事人位居当朝首辅(翟銮位居首席大学士。),嘉靖帝听闻依旧大怒,并下令惩处涉罪案犯十余人,甚至录取授职的“学子”们都要追查到底,或削职为民、或杖责、或发配充军、或降职原充地方官的皆有。(看似这些惩处“不重”,但要知道嘉靖帝是位一心“修仙”连朝政都不理的皇帝,使其大怒的事情很少。)

由此可见,不管怎么说,科举制在历朝历代的大概率来说,都是极为公平的一种“全民”选拔人才的方式,也为后世“公平”的考试提供基础的参考蓝本。

2. 不选“有才”的,选“有用”的

历来如“八股文”也好,还是最初设置的进士科的“帖经”考试也好,用此类较为“死板”的固定内容和格式,作为科举的考试“试题”,都备受“学子们”的诟病。


但从实际上看,不管是“最初”的隋时,还是后续的历朝历代,科举的重点还在于如“试策”(或称为策义、策论等。)般考察“学子们”经世致用的治国之策地“论文”。

那些为后世“可惜”的,诸如李白、唐伯虎等“大才子”的纷纷落马,就并非是科举制的不公,而是因为他们或许诗词歌赋有“大才”,但就实际“有用”的治国之策却“不行”。(如唐伯虎那一届就涉及“弊案”,于是被罢落。)

正如明正统时期的于谦,虽为官宦人家出生,但传至他时,却渐渐中落,也算是寒门出生,后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然后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治国之策的理解)一步一步晋升为“相”,正是科举制公平且选拔出来的“官”极为有效的最好体现。

科举制虽随着清的灭亡,而烟消云散,但实际上产生的影响却是延续至今。

在历史上,其实古今中外的各个国家都“使用”过,因为此前大多使用的如世袭制和举荐制等选拔人才的方式天然具有极大的弊端,所以如科举制这般给予平民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环境”来说,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极好的选“人才”的方式。

古时如韩国和越南皆使用科举制为选“基础”小官使用的方式,如越南一国甚至在中国废除科举制后,还延续使用此制度多年不衰。

而大约在17世纪时,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更是把科举制“介绍”到欧洲各国,客观上使其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得到“吸收”,并备受英、法两国的思想家推崇。

尤其英国至今在国家公务员选拔上,主要还是靠考试来选,客观的说,“考试”就是遵循了我国科举的原则。(英国现世各部次级以下的政府公职人员,皆为公务员“考试”选拔而得。)更不要说我国至今沿用的公务员考试正是科举制的延伸。


结束语

其实科举制开创的意义与影响,不外乎就是开创了一种可以使古今中外“所有”国家和政体,都能以一个相对“公平”且广泛地选拔人才与相关“职位”的选拔方式。

其影响更是给了后世数千年全世界人民,一个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与能力,去攀爬“高峰”,使之以相对公平且“可能”的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一切的机会。

Copyright@2015-2025 www.wozhengxing.cn 我整形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