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继位之谜(雍正是如何登基做的皇帝)

生活常识 2023-04-17 07:22生活常识www.wozhengxing.cn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是秦朝入关后的第三个皇帝,他继承的就是著名的康熙皇帝的大位,成为雍正皇帝的。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当中,皇帝的帝位的传承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在雍正之前几乎历朝历代都是在皇上还活着的时候册封太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储君”,然后由储君继承皇位。

这是一个“古制”,也就是根据圣人之言立下的规矩。,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在“规矩”之下总是会有“变数”,并且还能给“变数”找一些理论依据。

这个“太子是皇位继承人”就是“古制”,谁有资格当太子的选择标准就非常宽泛了——太子可以是“嫡子”,也可以是“皇子”,甚至只要是皇室宗亲就有机会,也就是所谓的“立嫡、立长、立贤”。皇后的儿子是第一序列继承人,嫡长子,也就是皇后的大儿子是第一继承人。然后就开始扩大选择范围。也就是说,理论上来讲,只要是皇室宗亲就有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历史上就有那么几个本来和皇位八竿子打不着的“皇室宗亲”机缘巧合的就成了“皇帝”了。比如宋朝的宋英宗、明朝的明世宗(嘉靖)等,都是因为上一任皇帝一辈子没儿子(无论是皇后还是妃子),才走了“狗屎运”以皇室宗亲的身份当了皇帝。

这样的“立储传位”的“古制”,到了康熙这里就出了麻烦。

就是康熙皇帝的儿子太多,康熙老爷子一辈子有过三十五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就有二十四个,理论上讲,在康熙把大位传给某个皇子之前,也就是康熙死之前,“皇位继承人”对于每位皇子来讲都是“理论上机会平等”。

第二,康熙的众多的皇子当中,优秀的皇子太多,包括太子胤礽在内,水平相当的皇子就有五六个,这些个皇子们各自组成了“储君之争”的团队,像“太子党”,“八爷党”什么的。这就形成了康熙朝后期的一个独特的风景九子夺嫡。

康熙朝九子夺嫡的后果就是两个,第一个就是太子胤礽两次被废,这在中国封建史上也很独特(历史上并非没有,但因为夺嫡之争造成两次废黜同一个太子实属少见)。

第二个就是逼的老年康熙无可奈何宣布“不再册立太子,改为遗诏传位”的无奈决定,这也充分的说明了在康熙朝后期“九子夺嫡”的惨烈,康熙皇帝自己都没有把握掌控“立储传位”的局面。

康熙的四阿哥胤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超越当时人气爆棚的“贤王”八阿哥胤禩和风头正劲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禵,由康熙亲定的“传位遗诏”的传旨大臣隆科多在康熙驾崩当夜当着众皇子和大臣宣读了康熙遗诏而继位成为雍正皇帝的。

这样的结果,至少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是非常不满的。也是非常的不服气的。加上雍正继位后,推行新政得罪了相当数量的朝廷官员和天下的读书人。,雍正“得位不正”的合众传说就在“坊间”流传。

关于雍正的“得位不正”,其最根本的依据应该是作为四阿哥的胤禛,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正史上的)并不突出,康熙在活着的时候,并没有明显高于其他皇子的实质性的评价。也就是说,很多人认为四阿哥胤禛并不是皇位继承人的最理想人选。

雍正顺利登基,就立即对隆科多和年羹尧恩赏有加,宠信无度,但在雍正坐稳皇位之后,就将隆科多和年羹尧“圈禁的圈禁,处死的处死”,而这两位两位正是被公认的雍正继位的最大的“功臣”,按照这样的逻辑,应该算是有“兔死狗烹”之嫌。

这些现象,再加上文人墨客和八爷党的添油加醋,雍正的继位就有了好多的“得位不正”的版本(顺便提一句,胤禛继位之后的年号定为“雍正”也成为了文人们调侃讽刺的素材雍正,雍亲王得位很“正”)。

坊间传说雍正的继位问题的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三个版本模式

第一,就是“改诏篡位”,改诏说的是篡改康熙遗诏,篡位说的就是篡夺了原本属于十四阿哥胤禵的皇位。

这个“改诏篡位”尽管禁不起推敲,比如传说当中把“传位十四子”篡改为“传位于四子(改十为于)”的传说就比较幼稚,漏洞很大。流传却非常广,这说明在文人们当中,对于矫诏篡位“宁可信其有”的比例很高——有聪明的文人,把“十改为于”这个漏洞,修改为“改十为第”(电视剧就是这个版本)。

第二个版本,就是“弑父杀君,矫诏夺位”。这个版本就比较阴险毒辣,因为按照这个版本,雍正就不仅仅是篡位的问题,而是一个“弑君杀父”的“十恶不赦”的罪人,把雍正置于一个“无情无义,不忠不孝”的境地。

这个版本的核心有两点第一是康熙是雍正毒死的,康熙病重的时候当时还是四阿哥的雍正进献了一碗参汤,康熙饮之而后亡。第二是康熙本来没有什么“传位遗诏”,是雍正在“弑杀康熙”之后,伙同九门提督隆科多“伪造”了康熙的遗诏,夺取了皇位。

这个版本的一个依据就是在雍正朝隆科多的“大起大落”以及的悲惨结局。

隆科多在雍正登基之初得到了极大的恩宠和重用,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皇帝公开称为“舅舅”的大臣。仅仅三年以后,如日中天的隆科多就被以各种罪名罢官夺爵,单独圈禁至死。雍正似乎是有“杀人灭口”的嫌疑。

第三个版本,是康熙临终之前并没有书写“传位遗诏”,而是雍正买通了当时唯一在康熙这身边的“九门提督”隆科多口头“假传圣旨”传位给雍正。这个版本似乎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那个“传位遗诏”一直也没有昭示天下,我们现在看到的“康熙遗诏”是在康熙死后一段时间才公布,并且这个“遗诏”并非仅仅涉及传位问题,而是康熙的临终的“政治交代”。

这三个版本,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一个,那就是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

,从雍正继位后的种种举措以及取得的政绩来讲,康熙把皇位传给雍正应该是一个很理智和正确的选择,也许雍正这个皇帝和那个“八贤王”比较起来不够宽仁,,在清朝当时的那个“徒有盛名”的情况下,似乎只有像雍正这样的皇帝可以以一种“坚刚不可夺其志”的勇气和胆识才能一改各种弊政,可以以铁腕手段整肃吏治,充盈国库,挽大清于“危机时刻”。从这个角度来讲,康熙传位给雍正的确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亲自参与了夺嫡之争的雍正皇帝,其皇位肯定至少是“争取”到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肯定是使用过一些“非常手段”,,这些都应该是在康熙确认传位继承人的过程当中,相信在康熙弥留之际肯定是已经确认这个皇帝之位非四阿哥胤禛莫属。

在亲自经历了“夺嫡之争”的惨烈之后,雍正彻底废黜了“立储传位”的“古制”,改为“密诏传位”——把确定的传位继承人用“密诏”的方式封存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再雍正之后的整个清朝成为规矩,“太子”这个角色就推出了历史舞台。

Copyright@2015-2025 www.wozhengxing.cn 我整形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