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传说-关于颐和园的神话或传说?
颐和园里的德和园有传说故事吗?
据说当年慈禧太后不知哪根筋抽了风,非要建一座三层楼的戏台,而且她还给这座戏台定了施工标准
1、戏楼必须三层!
2、戏楼必须大,雄伟,体现皇家威严!
3、戏楼这三层的名字必须模拟着天上、人间、地狱,即建成能让神仙下凡,鬼神遁地的样式!
这要求够绝吧,当时工匠们听了后完全懵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建,可皇命不可违,建不好老佛爷怪罪下来,那估计都是杀头的大罪。肿么办呢?就在大家愁眉不展之际,工地上来了位卖烧饼的年轻人。
只见这年轻人就拿了个三层的烧饼在那儿卖,并吆喝道“三层、留洞、放盐!”有一工匠买回来刚吃一口就吐了出来,哇!真咸,准是盐放多了!
这时,工地上一位上了年纪的工匠看到了这一情景,忙向着那位年轻人离去的背影跪喊道“这是鲁班爷下凡来帮我们呢!放盐,就是让我们加长每一层戏楼的屋檐,留出空洞,也让我们在每一层戏台都留下设置机关的孔洞,以便放置绞盘绳索等,可以让演员如神仙般飞升,也可以如鬼怪般遁地!”
可当众人反应过来时,那年轻人已经化作一缕青烟不见了。。。
最终,人们按照“三层、留洞、放盐”的做法还真建出了让慈禧满意的大戏楼——德和园大戏楼。
关于颐和园的神话或传说?
清朝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了个人享乐,挪用建立海军的几百万两白银修了颐和园。她传下旨令颐和园要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象征天宫,昆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和龙王庙一带便是人间了。既然有天河,还要有牛郎和织女。於是,在八方亭下面的昆明湖边安置了一头铜牛,以象征牛郎;在石舫的旁边又建了一座织女亭。铜牛身体朝东,而头扭向西北,正冲着织女亭方向。这样,以昆明湖为界,形成了左有“牛郎”,右有“织女”的格局。从此,这头铜牛就这样朝朝暮暮遥望着“织女”,却不得相聚。
有一年的七月初七,也就是天上的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头铜牛突然活了。它离开了原来的位置,一步一步走到湖里,向着织女亭的方向游去。怎奈昆明湖太大了,铜牛游到一半便沉了下去。人们赶忙禀报太后慈禧。慈禧开始不信,亲自到十七孔桥一看铜牛果然不见了。怎么办?“天河”边不能没有牛郎啊!於是下令仿照过去的铜牛赶制一只,放在原来的地方。防它再跑,就用铁链拴住。
到了第二年七月七,铜牛又动起来,眼看铁链子也拴不住了,慈禧忙派手下几个保镖的壮汉将它拉住。几个壮汉用尽全身力气拼命拽着“牛”尾巴,由於用力过猛,“咔嚓”一声,尾巴断了。幸好这时有人拿来了更粗的铁链,七手八脚总算将铜牛锁住了。
从此,昆明湖边便留下了一只断了尾巴的铜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