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通济桥-广西通济桥的由来?
行通济无闭翳的由来?
据记载,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得名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开始是木石参半的拱桥,建成时,取名为“通济桥”。因为桥的位置建立在佛山涌的上游,正好是河涌的出口,当朝的户部尚书李侍问回到佛山时,发起募捐修桥。在建桥时,他征求了乡中父老和河涌下游的各乡父老的意见,用木石参半的方法,这样既能使桥结构雄伟坚固,又不至于阻塞下游的流水,利及众人。
靠近桥附近的村尾,增建了一座石牌坊,上刻“通济桥”,旁边的对联上联“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下联“济万人之来往,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
桥建好后,桥边的风景很吸引人,桥岸的凉亭成了村人休息、聚会、订立乡规民约的地方。开始人们行走通济桥,并没有迷信色彩。至于迷信“行通济,无闭翳”是在后来才形成。
行通济之望文生义 蔽翳是何解?
“行通济,无蔽翳”。“蔽翳”是指无忧愁、无衰气的意思。
“蔽翳”是广州方言,其意为气闷之外,还有阴暗困压的意思。“蔽翳”有人写作“闭翳”,但从词源和词义的理解来说,写作“蔽翳”的理由看来更充足。“蔽翳”这一方言词,见于明永乐年间进士周叙所著的《游嵩阳记》中的“竹木蔽翳,仰不见日”句。
广西通济桥的由来?
通济桥之起源在垂虹一带,明朝时候称那个地方为桥亭铺。此桥所在的河涌叫佛山涌。北面有南济庙。它连接大沙湾、弼塘、简村、石「石肯」、奇槎、村尾村等乡村。属于佛山商贸交通要道。根据《民国忠义乡志》记载通济桥建于明代,是佛山第一座大木质桥。河涌常有决防,经常把通济木桥冲毁。村民集资重建,遇洪水又毁。结果1559年毁第一次,1568年毁第二次,1581年毁第三次。
后来村民设法,改用石头建桥。但石桥的费用比木桥昂贵,不易集资,后来决定用木石混合结构。用巨木作为主干,用石砖作为表质底座,加固桥梁,防治洪水冲跨。
终于,木石参半的通济桥,在明朝天启五年,八月动工;天启六年(1626年)二月竣工。起名为「通济」。通,就是把佛山涌的水引往各村,打通各水道商贸。济,即是令下游的水不干涸亦不泛滥,可以用于饮食灌溉。
乡村父老说「通济名,必通而后有济也」;又说「以正义通,以享屯济」。虽然这些都只是文字上的修饰,但佛山人无论上京考试,出外做生意,确实都经由此桥。
后来更列入明八景之一,因为晚霞照影,桥的受光面正倒影在水面上,像一条翻转的彩虹,所以叫垂虹,又因为靠近村尾村,所以称「村尾垂虹」。
佛山通济桥2021年有开通吗?
无开通
行通济是广东省佛山市一带的传统民俗活动。作为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游玩祈福活动。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真正行通济是正月十六,行通济是反映传统信仰、风俗习惯及祈福仪式的民俗文化活动。因疫情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