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作者是谁(《诗经》是孔子收集古代各种诗

生活常识 2023-04-17 17:45生活常识www.wozhengxing.cn
这可是个太大的题目了。《诗经》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属于奠基之作。还有一点可以肯定,《诗经》,不是“孔子收集古代各种诗歌编订而成”。孔子所做的工作,是对“古本之《诗》”进行了整理和编定,以作为他教学生的教材,这个本子叫“定本”。一《诗经》非孔子最早编成。学者们大多赞成,《诗经》成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西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其实,直到秦汉,《诗经》才最终定型。今本《竹书纪年》说,周康王三年“定乐歌”,这大约是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国语.周语上》载:“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可证,周公此诗,曾在《诗》中。也可证,西周初期已有了《诗》的《颂》《雅》部分。郑玄《诗谱序》言:“至于大王、王季,克堪顾天,文、武之德,光熙前绪,以集大命于厥身,遂为天下父母,使民有政有居。其时《诗》,《风》有《周南》、《召南》,《雅》有《鹿鸣》、《文王》之属。及成王、周公致太平,制礼作乐,而有《颂》声兴焉,盛之至也。本之由此,风雅而来,故皆录之,谓之《诗》之正经。”“正经”,指的就是“《诗》之古本”。二《诗》在西周初期,已经有了“古本”。这个“古本”,是由周廷的乐官、史官采编而成。乐官、史官“采诗”“辑诗”不绝于书。周廷的“文本”编成之后,要分发给各个诸侯国。按照《周礼.天官.司书》和《左传》的说法,诗、书等典册,是分“邦中之版”和“诸侯之策”的。诸侯们,根据“诸侯之策”来“统一思想”教育吏民。《礼记.王制》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礼记.内则》又载,周贵族子弟年届十三,即要“学乐、诵《诗》”。春秋中期,吴公子季札聘鲁观乐,所演奏的乐歌顺序是《风》《小雅》《大雅》《颂》。这是在孔子之前。从宋儒朱熹到清儒朱彝尊,皆认为孔子不可能删诗。唯一的解释,传下来的《诗》,是孔子教学生的课本——他从“古本”里,只选编了这“三0五首”。学者们,称这个版本为“定本”。三西周至春秋,王室和诸侯们,是把《诗》作为“朝廷文件”和“德育课本”看待并使用的。《国语.楚语上》载,春秋前期,楚庄王的大臣申叔时给太子上课,“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韦昭注云:“导,开也。显德,谓若成汤、文、武、周邵、僖公之属,诸诗所美者也。”《左传隐公三年》说,“《风》有《采繁》《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这是春秋早期。孔子极其重视以《诗》教学。他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何以如此?孔老师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他认为,他编成的这部《诗》,概括起来,就是让人学过之后能“思想纯正”。上海博物馆收藏了一批战国竹简,从中整理出一部《诗论》,记载了孔子对《诗》的很多重要观点。其第16号简记载——“孔子曰:吾以《葛覃》得氏(氒)初之诗,民眚(性)古(故)然。见其美,必谷反一本。夫葛之见歌也,则以蒙棘之古也。后稷之见贵也,则以文武之德也。”这段话的大意是,孔子说,他从《葛覃》感悟到《诗》初始的“面貌”,这就是人性的表达,人的本性固然如此。人的本性,见到高尚至美的东西,就要追根溯源,《葛覃》就是如此。诗中歌颂“葛”,是因为人们穿了用葛织的绤,就会联想到山谷里生长的葛,由此也会联想自己的本源,那就来自父母呀。自己应当及时归宁父母,以尽孝道。人有了这样的品德,才能给父母增添光辉。后稷那么受人尊敬,靠的就是文王武王身上恪守孝道的品德呢!孔老师绝非“徒有虚名”,他对《诗》的钻研是蛮下功夫的,感悟也绝不浅薄。四终于说到《诗经》“在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和地位”了。一开始就说过了,《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奠基之作。其重大影响,再高的评价也不为过。国内外所有中国文学史的书籍中,都对《诗经》有极高的评价,不再重复。可以说,后世所有文学体裁中,都有《诗经》的影子,特别是韵文——楚辞、汉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追根寻源,都必回到《诗经》。当然,体裁和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从《诗经》开始,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水乳交融的先河,此后的数千年中国文学,无不遵循了这一创造的最高原则。所有中国历史上的优秀文学作品,或以现实主义著称,如杜甫,或以浪漫主义出新,如李白,但没有哪一个彪炳史册的文学巨匠,能游离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融合的这一中国文学创作主流之外。从美学角度说,《诗经》几乎从一开始,就为中国文学定下了极高的标准。这是一个足可傲视世界的极高坐标,是后来历代的文学作品,有了“统一”的“度量衡”。于此才可以解释,公元前的战国时期,楚辞能够达到那么高的艺术水平。在这样的美学标准和思想的推动下,中国文学才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经》在文学创作技法上,亦臻于完美,后代对“赋比兴”的不同理解,不仅说明其创作技法的高超,也证明这是久待挖掘的“富矿”。《风》《雅》《颂》之区别,既包含了宫廷文学的范式,又囊括了广大地域不同风格的民间文学,这是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不独为官方所垄断,同时亦在任何时期都可能有多种流派存在,保证了中国文学大花园中“百花齐放”。特别重要的,《诗经》中的诗,就是歌词;“诵”,即“唱”。《诗》与乐,从一开始就紧密相连。《诗经》只存在,也促进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其后继遗脉。《诗经》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足够广泛深远,还是那句话,给予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

Copyright@2015-2025 www.wozhengxing.cn 我整形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