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肿瘤的肾损害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在探寻肾损伤的来源时,除了肿瘤本身所带来的影响,我们还需要关注一系列肾外的临床表现。肾损伤的表现多样,可能呈现为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活动性尿沉渣变化,亦或是肾小球过滤率的下降。明显的肾损伤在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背景下尤为常见。
肿瘤的侵袭与肾损伤之间的联系并不规律,有时在肿瘤诊断前的14个月,患者已出现肾病综合征的征兆,而有时这种综合征则会在肿瘤诊断后的数月甚至数年间才逐渐显现。肾病的症状随着肿瘤治疗的有效性而得到缓解,但随着肿瘤的复发又会再度加重。由一般腺癌引发的肾小球损伤最为常见,而膜肾炎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有6%至10%可能是由隐匿性恶性肿瘤所导致。淋巴瘤和白血病也可能对肾小球造成损害,其中霍奇金病尤为常见,最常引起小病变,偶尔还会导致急性或慢性肾炎综合征。当霍奇金病的病情出现波动时,蛋白尿也会随之变化。肿瘤引起的肾小球损伤,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演变为慢性肾衰竭。
除了肾小球病变,肿瘤导致的肾损伤还可能引发尿酸盐肾病、高钙肾病、低钾肾病等。更为严重的是,部分肿瘤化疗可能导致急性高尿酸血症引发的急性肾衰竭和阻塞性肾病。
在诊断各种肾病时,我们必须警惕可能存在的肿瘤风险,特别是在中年以上突然发病的患者中。部分患者可能首先出现肾病(如肾病综合征),随后才出现肿瘤症状。对于这些患者,我们需要进行详细检查和长期跟踪。霍奇金病是一种常见导致肾小球病变的恶性肿瘤,其识别和诊断相当困难。主要诊断依据包括:多见于中年男性、浅表淋巴结肿大、部分深淋巴结肿大并侵犯其他器官、伴随发热、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以及饮酒后淋巴结疼痛。穿刺和淋巴结活检有助于确诊。
对于被确诊为活动性尿沉渣变化、蛋白尿甚至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在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尤其是结缔组织疾病)后,应考虑是否存在肾损伤或肾病综合征的可能。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谨慎和精确,以确保患者的健康与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