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如何测抑郁症
重塑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之路
在医生的规范治疗下,临床治疗抑郁症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令人振奋的是,部分患者在治疗后甚至可以完全康复,并逐渐摆脱对药物的依赖。抑郁症并非一次性治愈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临床治愈后,我们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其复发。
预防抑郁症的复发,关键在于严格遵循医生的指示,进行规范治疗,这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对于抑郁症的第一次发作,药物治疗的时间通常至少一年。若是经历第二次发作,治疗时间则可能需要超过三年。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重心理调整和改善。因为抑郁症的发作往往与现代社会的高压环境及心理因素有关。在这个时代,情感冲击如果无法得到充分及时的释放,抑郁症可能会成为常态。而且,抑郁症并不局限于成年人,儿童也可能罹患此病。医学中已有专门的术语来描述“儿童抑郁症”。对于儿童的心理状况也需要密切关注。
为了监测心理健康状况,抑郁症测试表成为了一个有用的工具。它是一种基于问卷调查的心理测试方法。测试表的构成是关于情绪消极程度的一系列问题,问题的性质各不相同,但都是围绕情绪状态展开。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受试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痛苦程度评分,最终得分将作为判断是否存在抑郁症状的依据。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得分代表何种情况呢?如果您的最终得分低于4分,那么您的心态非常积极,没有抑郁症的迹象;如果您的分数在5到10之间,那么您可能偶尔会感到沮丧;如果您的分数在11到20之间,那么您可能需要关注自己的情绪状况,因为可能存在轻微的抑郁症状;如果您的分数在21到30之间,这表示您可能正面临中度抑郁的状况,需要自我关注和寻求外界帮助;如果您的分数高于31,强烈建议您尽快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因为这可能是严重抑郁的危险信号。
面对抑郁症这一心理健康的挑战,我们需要积极应对,从规范治疗、心理调整、及时监测等多个方面入手,共同为心理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