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暑和暑热症有哪些症状
炎炎夏日,高温湿重的环境,对于长时间置身其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体温调节功能若因此失调,便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症状,我们通常称之为中暑或暑热症。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和警觉。
中暑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接触高温环境或烈日暴晒下的儿童身上。他们的体温会明显升高,伴随出汗、脱水、易怒、嗜睡等现象。肌肉抽搐或意识障碍也是中暑的重要表征。值得注意的是,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病情预后越差。当体温达到41℃时,这已是一个危险的指标。若超高烧持续数小时,可能会留下永久性的脑损伤。而如果体温高达42℃,则有可能引发中枢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导致死亡。体内大量氯化钠的流失,也可能导致阵发性肢体肌肉痉挛和抽搐。
另一方面,暑热症的症状则有其独特之处。在盛夏时节,尤其是在一岁前后至2岁之间的儿童中较为常见。他们的体温通常在38℃至40℃之间波动,可以是稽留型、松弛型或不规则热型。这种持续不退的发热,在天气越热时体温越高,发热期可能长达1至3个月。但当气候转凉时,体温会自然下降。有些久热不退的病人,在移至庐山后,体温甚至可降至正常。
尽管患有暑热症的孩子们有汗腺功能障碍,但他们的肾功能正常。他们虽然多尿且频繁,但尿量并无尿崩症多,一天大约20多次,且尿液清澈。由于组织间水分减少和唾液分泌减少,他们常常感到口渴,每日饮水量甚至可以达到3L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患者少汗或无汗,仅在生病时头部略有出汗。除此之外,他们的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明显疾病。偶尔出现消化不良或类似感冒症状,但并不严重。除咽部轻微充血外,实验室检查结果通常正常。病程大多持续1至2个月,但也有可能长达3至4个月,直到脱离高温环境或秋凉后,发热等症状才会逐渐消退。
在这炎炎夏日,我们必须密切关注自身和孩子的身体状况,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